一、背景
五一臨近,很多人都可以出去放松一下,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必須堅守崗位,而且必須保持高度緊張。這些單位既不是應急單位,也不是核心單位,為啥呢?因為怕領導查崗。例如,央媒《半月談》曝光了一件事:“某地小學一名教師在節假日值班期間,未能在 10 秒內接起教育局檢查人員打來的電話,被點名批評。”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節假日,學生都放假了,能有什么要緊事必須值班,而且要求 10 秒內接電話?
很多人都批評這是形式主義,值班的形式就是為了應付檢查。這種形式主義的值班通常發生在體制內,在體制內工作的人都可能碰到。假如你也在政府機關、事業單位或者國企等體制內工作,你就需要深入思考一下:這種形式主義的根源是什么?怎么有效治理呢?批判一件事是很容易的,但是要想清楚一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并且提出制度化的解決方案是非常不容易的,而這正是我們研究體制、在體制內健康成長所必須面對的課題。
二、形式主義的根源
第一個問題,為什么這種形式主義通常發生在體制內呢?因為體制內單位有一些不同于體制外單位的特性。經濟學家們在研究官僚機構時總結了兩個特征:一是信息不對稱,二是等級制。信息不對稱是指一項工作的投入很難觀察,通常這會導致道德風險問題(moral hazard),但是不必太擔心,因為產出通常是可度量的。理論上,通過將報酬與產出掛鉤,可以減少這類道德風險行為,這就是所謂的激勵相容。比如,飯店服務員的獎金和銷售額掛鉤。然而,政府部門、事業單位以及一些國企的很多業務,產出無法度量,或者說投入和產出之間的關系并不是線性的。這與企業不同。比如,你在一個縣農業局工作,負責鄉村振興業務,怎么度量?用多少人脫貧、多少種糧大戶度量嗎?當投入和產出都很難度量時,只好放棄客觀績效評估,采取主觀績效評估了,就是領導說了算。有一句話:權力只對權力的來源負責。這就必然導致應付領導檢查的形式主義。
體制內的第二個特征是等級制。在等級制下,資源自上而下分配,責任自上而下轉移。企業也有一定的科層,但等級制遠不如體制內那么明顯。而且,90后、00后在企業干得不爽,可以隨時炒老板魷魚。但是在體制內,真的是“官大一級壓死人”,而且嚴格來講你都沒有“老板”。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行政編(公務員)、事業編的工作人員,不受《勞動法》的保護,因為他們跟用人單位之間不是雇傭關系。不是國家雇傭你,而是你“為人民服務”。那么如何理解體制的運作呢?我在和《中縣干部》作者馮軍旗老師對話的新節目《基層干部的生態圖景》里,我一再強調了一個理解中國體制運行的公式:不完全契約+政治承包制=無限責任=無限權力。今天這里不展開了,簡單說明一下。不完全契約:什么都要管,沒法限定政府的職責范圍;承包制:目標分解,“層層甩鍋”。等級制不是完全的縱向結構,還有橫向結構。同一等級的橫向單位之間還存在競爭,因此都需要爭取領導的注意力。那怎么辦?肯定是層層加碼。
形式主義+層層加碼=頂格管理。卷到極致。你不加班,我加班;你加班半個小時,我加班1個小時……總之,頂格管理就是體制內向上級表明自己努力工作、政績突出的手段,這其實就是一種信息不對稱條件下的信號發射。只不過,在等級制下,這種信號發射更“變態”了。但是,這一套未必是當代中國的特色。古代中國同樣如此,古代官場有各種繁文縟節,講究各種排場,都是形式主義,只不過它披上了“禮”這種外衣。在現代社會,所有主張“大政府”的國家,也都有類似特征。比如,各種名目繁多的“政治正確主義”。而且,這也不是體制內的“專利”,有些民企老板,跟土皇帝差不多,形式主義和頂格管理一樣是頑癥。結論是,只要存在信息不對稱,又是等級制機構,或多或少存在層層加碼的形式主義。
三、體制內應該帶頭減少無效內卷
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回歸常識,尊重人性。長期來看,要接受一個“有限責任”的政府,這是理念的轉變;中期來看,要想辦法引入百姓的評價,不能光是對領導負責。比如,在營商環境評價中,即便是主觀績效評估,也應該考慮引入老百姓對營商環境的評價,這才是對“客戶”負責。權力只對權力的來源負責,那人民才是最終的權力來源。
短期來看,要分類分級安排體制內的節假日值班事項,多一份人情味,少一點無效內卷。最近多個部門呼吁減少無效內卷,這是對的。但減少內卷不能只是經濟部門的事情,體制內尤其要帶頭,從減少無效加班、無效值班開始,樹立時代新風。因為從博弈論的角度講,內卷是一種囚徒困境,必須有人居中協調,才能破解這個困局。政府部門嚴格限制加班就是一種協調措施。至于少數民企的在加班以及其它方面的形式主義,我不是太擔心,反正激烈的市場競爭會淘汰那些偏離了利潤最大化的企業。
在體制內,如果形式主義任其蔓延,會扭曲干部心態。我和馮老師在最新節目《基層干部的生態圖景》里,專門談到了體制內干部“從邀功到避責”的干部心態轉變,這會破壞干部的激勵。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官員的激勵+企業的活力。因此,這個問題關乎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川普發動關稅大戰的今天,做好自己的事情尤其重要,這包括搞對官員的激勵。
中國已經是一個中等收入國家了,即將邁入高收入國家。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如何讓中國人過上幸福的生活才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最重要目標之一。“以人為本”,就是老百姓不再將賺錢當做目的,賺錢只是手段,快樂才是目的;以人民為中心,就是我們的標簽從“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變成“智慧勇敢的中國人民”。大家覺得吼不吼?
以上是我在B站的視頻的主要內容。觀看視頻版,請復制網址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FG1zPEYa,或者點擊“閱讀原文”。
(本文觀點與作者所在單位無關)
理解基層干部的激勵和行為,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國的政治經濟形勢。歡迎關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教授聶輝華和《中縣干部》作者馮軍旗聯袂打造的新課《中國基層干部生態圖景》。“讓年輕人在體制內更好地成長。”
觀看本課程,請掃描下方二維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