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視圈,總有一些演員讓人過目不忘——他們或許不是主角,但總能用精湛的演技讓角色深入人心。
他演過《瑯琊榜》里呆萌的紀王、《射雕英雄傳》中頑皮的周伯通,也演過《封神第一部》里陰險的費仲。
但鮮少有人知道,這位熒幕上的“老戲骨”,現實中竟是一位參與國際維和行動、為國家反恐事業提供技術支持的“國際反恐專家”。
寧文彤生于1969年的北京,父母是中國評劇院的演員。
從小在評劇院的幕布邊長大,他耳濡目染學會了模仿角色,甚至能惟妙惟肖地表演《智取威虎山》中的經典片段。
但真正讓他踏入演藝圈的契機,竟是一次游泳訓練。
10歲時,他因水性出色被選中參演兒童劇《風帆》,飾演一名帆船運動員。
這次經歷讓他愛上了表演,也為他日后的演藝生涯埋下伏筆。
1984年,15歲的寧文彤參演電影《北國紅豆》,正式開啟演員之路。
然而,年少成名的代價是學業荒廢。為了考入北京電影學院,他一度息影專心學習,最終如愿以償接受專業表演訓練。
畢業后,他因在《親親我,老師》中飾演“達達叔叔”走紅,成為80后觀眾的童年記憶。
但成名的困擾也隨之而來——有次他在劇院被孩子認出,全場高喊“達達叔叔”,導致演出中斷,他只能尷尬離場。
此后,寧文彤選擇了一條低調的演藝道路。
他甘當“綠葉”,在《家有兒女》《打狗棍》《瑯琊榜》等劇中塑造了無數經典配角。
導演郭靖宇評價他:“不管多小的角色,他都能讓角色大放光彩。”而觀眾則戲稱他是“劇拋臉”——演好人時憨厚可愛,演反派時讓人恨得牙癢。
如果說演戲是寧文彤的“副業”,那么他人生的另一面則充滿驚險與傳奇。
年輕時的他曾是重度機車愛好者,甚至組建過萬人摩托車隊,但一次好友因騎行喪生的悲劇,讓他徹底告別這項危險運動。
閑不下來的他,轉而迷上了無線電。
2001年,32歲的寧文彤開始研究無線電技術。他拆解收音機、自學編程,甚至從報廢空調中提取零件制作天線。
這種“硬核”愛好很快升級為專業研究——他加入北京無線電運動協會,并成立科技公司“首赫防務”,主攻無人機反制技術。
在他看來,這項技術關乎國家安全:“無人機攜帶炸彈襲擊防不勝防,我們必須找到攔截方法。”
2018年,寧文彤在微博上發出一條動態:“奉命前往西非國家馬里,技術支持中國北部戰區某部在加奧的維和行動!”
這條消息瞬間引爆網絡。
原來,他早已以“國際反恐專家”身份,多次參與國家級任務。
馬里加奧被聯合國列為最危險的維和地區之一,極端武裝的火箭彈襲擊如同家常便飯。
寧文彤回憶,有次戰士們正在吃早飯,突然通訊設備傳來“火箭彈”警報,眾人剛躲進掩體,爆炸聲便震耳欲聾。
面對生死一線的環境,他不僅沒有退縮,反而更堅定信念:“看到五星紅旗飄揚在戰地上,我知道這一切都值得。”
他的團隊研發的無人機防控系統,能在不摧毀設備的情況下干擾信號、強制迫降危險無人機。
這項技術不僅應用于國慶70周年慶典、G20峰會等重大活動,更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公安部曾多次向他發出感謝信,而他則將所有專利無償上交國家。
如今55歲的寧文彤,依然在演員與專家身份間穿梭。他每年只用三分之一時間拍戲,其余精力全投入科研。
經紀人曾吐槽:“有次找他拍戲,他說正在執行維和任務,嚇得我差點報警!”
這種“跨界”源于他對興趣的極致追求。
研究無線電時,他能連續48小時不眠不休調試設備;拍戲時,即便《封神第一部》中的費仲只有幾秒鏡頭,他仍仔細設計奸臣的微表情。
他說:“演配角就像吃小菜,吃好了也能成宴席。”
生活中的寧文彤毫無明星架子。
他沒有緋聞、不炒作,甚至因長相憨厚被網友戲稱“萌系戲骨”。
但熟悉他的人知道,這份“呆萌”下藏著大智慧——他精通評劇、游泳、機車、無線電,卻從不張揚。
正如網友評價:“紀王的呆萌是他演的,現實中的通透才是真的。”
曾有記者問他為何不爭取主角,他笑道:“有光彩的不只是男主角,配角也能照亮整部戲。”
這種豁達,或許正是他能在兩個截然不同的領域登頂的秘訣。
寧文彤的人生像一部跌宕起伏的劇本:童年評劇神童、青年機車狂人、中年反恐專家、老年“萌系戲骨”……
他用行動證明,人生從不該被單一標簽定義。
正如他飾演的紀王——表面閑云野鶴,實則洞悉朝堂風云。
而現實中的他,既是熒幕上的“綠葉”,更是守護國家安全的“隱形盾牌”。
這樣的寧文彤,配得上所有掌聲。
(老A)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