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4年成績單:
穩居前三,但增速放緩下的隱憂
4月29日,山西汾酒交出了2024年成績單:全年營收360.11億元(+12.79%),凈利潤122.43億元(+17.29%),營收規模位列A股白酒第三 。2025年一季度營收165.23億元(+7.72%),凈利潤66.48億元(+6.15%),延續增長但增速進一步放緩 。
亮點:
高端化成效顯著:中高價酒類(青花汾酒、巴拿馬汾酒等)收入占比73.97%,貢獻265.32億元(+14.35%),毛利率達84.45% 。
全國化深度推進:省外收入223.74億元(+13.81%),占比提升至62.37%,長三角、珠三角市場增速超40% 。
渠道精細化:經銷商總數4553家,省外占比81.6%;“五碼合一”技術提升終端動銷,掃碼率超92% 。
短板:
增速放緩:2024年營收增速從2022年的30%+降至12.79%,四季度營收同比首降 。
高端瓶頸:千元以上產品占比不足5%,青花30復興版面臨價格倒掛壓力,超高端“巨匠”系列尚處市場導入期 。
庫存壓力:存貨周轉率0.69次,低于行業均值,產能擴張可能加劇供需失衡 。
02
坐穩前三的核心勢能:
三大飛輪驅動增長
品類勢能:清香復興的“扛旗者”
汾酒以40%的清香型市場占有率引領品類擴張,2024年清香型市場規模預計突破800億元,消費代際遷移下年輕群體接受度提升47% 。
品牌勢能:高端化與大眾化雙軌并行
青花系列:青花20成百億級單品,青花26填補600元價格帶,青花30瞄準千元商務場景 。
玻汾:年銷超2億瓶,光瓶酒市占率35%,計劃2-3年突破百億 。
渠道勢能:全國化2.0與數字化賦能
深度下沉:推行“一縣一體驗中心”,終端網點超100萬個 。
數字化:“汾享禮遇”模式覆蓋終端,渠道利潤分配透明度提升,費效比優化至10.35% 。
03
2025年戰略:
穩字當頭,布局三大增量
產品線:聚焦“四個百億”目標
玻汾、老白汾、青花20、青花30(含青26)四大單品劍指百億,資源按1:1:1:0.5比例分配,強化腰部價位帶 。
市場:全國化2.0與國際化1.0
省內結構升級:青花26、復興版等高毛利產品占比提升,省內市占率已達80% 。
省外擴容:重點突破南方市場,億元級市場計劃增至50個 。
國際化試水:海外試點城市增至14個,酒類創匯增長超50% 。
年輕化與數字化
玻汾年輕化:瞄準Z世代,線上銷售額增長81.8%,電商占比提升至15% 。
AI營銷:引入大數據分析消費者畫像,精準投放圈層資源 。
04
未來三年展望:
機遇與挑戰并存
增長潛力
清香擴容:預計2027年清香型市場規模達1200億元,杏花村產區或成“北方茅臺鎮” 。
第二曲線:竹葉青瞄準銀發養生與低度時尚市場,杏花村酒定位“第二瓶汾酒”,2027年或迎爆發期 。
核心挑戰
高端競爭:茅臺、五糧液、國窖1573占據千元以上市場94%份額,青花30需突破香型認知壁壘 。
庫存優化:產能擴張至60萬噸后,需警惕價格倒掛與渠道壓貨風險 。
05
結語:從“速度”到“質量”的
轉型關鍵期
山西汾酒憑借品類紅利、品牌勢能與渠道深耕躋身前三,但未來三年需解決兩大命題:如何在高端市場撕開突破口,以及如何平衡規模增長與庫存健康度。2025年“穩”字當頭的策略下,汾酒若能以青花系列站穩次高端、以杏花村打開新賽道,仍有望在行業調整期中鞏固地位,但若盲目追求規模而忽視價盤治理,則可能重蹈部分區域名酒覆轍。
“汾酒復興”的下半場,不是百米沖刺,而是一場考驗耐力與智慧的馬拉松。
(數據來源:山西汾酒年報、投資者交流紀要、公開研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