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一”國際勞動節來臨之際,為弘揚勞動精神,傳承農耕文化,4月29日上午,中牟新區(縣)第一高級中學德育處組織部分學生代表前往雙旗農耕文化遺產搶救館,開展"“探索農耕文明賡續,培植時代勞動精神”主題研學活動。
段雙奇是河南省中牟縣劉集鎮段莊村人。十多年來,段雙奇走遍全國許多地方,收集了十多萬件農耕老物件,成立了雙旗農耕文化遺產搶救館。
雙旗農耕文化遺產搶救館內有織布機、耬犁耙、煤油燈、太平車、牛籠嘴、鍘刀、馬燈……12萬件,涉及農耕文化的吃穿住行玩樂等方方面面。這些老物件,不僅是一座承載著厚重歷史記憶的文化寶庫,更是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橋梁,使大家近距離觸摸那些被歲月雕琢的農耕文明。研學過程中,同學們參觀了風車、吊桶、犁耙、鍘刀、碾子等傳統農具,在館長段雙奇的指導下,實地體驗了太平車的沉穩、獨輪車的靈巧、耬車的精巧設計、抬花轎的辛勞,這些農耕老物件的精美,蘊含著先人的智慧與汗水,是農耕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學們在實際操作中,不僅感受到了傳統農耕作業模式的艱辛與挑戰,更深刻體會到了其中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
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簡單的參觀學習,更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與體驗。同學們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感悟,不僅對農耕文化有了更直觀的理解,也從段雙奇館長的講述中感悟到了文化傳承與保護的意義。未來,學校將繼續探索更多元、更深入的文化傳承路徑,激發同學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與熱愛,為農耕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力量。文/姚慧 圖/畢紅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