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2年2月俄烏沖突爆發,到現在這場戰爭已經持續了3年多的時間,俄軍也在這場戰爭中獲取到了不少的戰果。
而俄方在戰場上取得的勝利經驗也提醒了中國,打敗美國的最佳途徑,就是不妥協。
俄烏沖突
俄烏沖突的性質
這場俄烏沖突的性質,其實是北約不斷東擴后,俄羅斯不能接受北約東擴到自己家門口,從而進行的一次軍事行動。
在冷戰結束后,北約就在不斷的東擴。
先是蘇聯的各衛星國,包括統一后的東德、波蘭等國家。然后是“波三小”這些距離俄羅斯比較遠的前蘇聯加盟國。
再然后,從2014年之后北約就一直在鼓動烏克蘭這個斯拉夫國家加入。
北約東擴
要知道烏克蘭可是和俄羅斯有著2000公里左右的邊界線長度,如果烏克蘭加入北約,那北約就能在這2000公里的距離上部署軍事力量。這對俄羅斯來說是不可接受的。
面對加入北約傾向越來越強的烏克蘭,俄羅斯最終在2022年選擇了挑起俄烏沖突,以軍事手段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
從這場戰爭的成果來看,俄羅斯的行動頗有成效。現在俄羅斯不僅占領著東烏克蘭四州和克里米亞半島,還使得北約各成員國對于烏克蘭加入北約非常忌憚。
俄軍
站在俄羅斯的立場上,挑起俄烏沖突最好的結果自然是控制基輔,推翻烏克蘭現政權,支持一個親俄羅斯的烏克蘭政府上臺。
如此一來整個烏克蘭都能成為俄羅斯和北約的緩沖區,俄羅斯的安全性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挑起俄烏沖突最差的結果,無外乎是俄羅斯連一寸烏克蘭的土地都沒占下來,然后和烏克蘭在邊境上“輪戰”。
烏軍
但是和烏克蘭進行邊境輪戰,總好過烏克蘭加入北約后,俄羅斯和北約進行“邊境輪戰”。
如果沒有俄羅斯打的這場俄烏沖突,北約方面介于以前東擴的經驗,是真的有膽子讓烏克蘭加入北約。
但有了這場俄烏沖突,北約方面至少明白了俄羅斯是真敢挑起戰爭的,對于烏克蘭加入北約謹慎了很多。
北約現在對于烏克蘭加入謹慎了許多
北約東擴是俄羅斯縱容的結果
其實說到北約東擴的問題,此前北約能順利的東擴,一大原因是俄羅斯心存僥幸。
在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爆發之前,俄羅斯方面其實比較“親美”,也曾一度希望加入北約,甚至是多次申請加入北約。
諸多歐洲國家能加入北約,也是俄羅斯在冷戰結束后幾十年不斷縱容的結果。
但俄羅斯縱容北約的結果我們也看到了,那就是“戰線”一天天的推進到了俄羅斯的家門口。反而是俄羅斯選擇挑起俄烏沖突,阻擋了北約的進一步東擴。
可見在對抗美國這件事上,能戰方能止戰,要隨時做好開戰準備才能避免戰爭。
其實俄羅斯要對抗北約,從時間上來說是效果越早越好。
現在的俄羅斯打俄烏沖突,戰線直接就在自己家門口。并且在俄羅斯打烏克蘭的時候,芬蘭、瑞典方面抓住機會也加入北約了,北約在此次俄烏沖突中也有一定的“北擴”。
芬蘭-瑞典加入北約
如果在上世紀末,俄羅斯能用軍事手段或別的什么手段阻止北約東擴,說不定能保住波蘭,阻止波蘭、波三小、羅馬尼亞等國家加入北約。
更早之前,如果蘇俄能堅定的阻止東德和西德統一,并加入北約,說不定今天的德國依舊是北約和俄羅斯對抗的前線和緩沖區。
俄羅斯一直到2022年才打俄烏沖突,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現在北約和俄羅斯對抗的前線成為了烏克蘭這個斯拉夫國家。
俄烏戰場
如果俄羅斯能阻止“波三小”、波蘭甚至是東德加入北約,那么今天的烏克蘭,或許也不至于和俄羅斯反目成仇,雙方在經濟和產業結構上會有更多合作,俄羅斯今天在國防和經濟上的情況,可能都會好很多。
可以說正是因為俄羅斯此前對北約心存僥幸,底線一降再降,才導致了其被北約一步步的“切香腸”,以至于到今天被北約堵在家門口。
俄羅斯現在被北約堵在了家門口
中國的態度更強硬
相比較之下,中國在這一點上其實做得遠比俄羅斯好。
在1950年的時候美軍登陸朝鮮半島,志愿軍直接就入朝參戰了。1996年美國挑起臺海危機,解放軍也是做好了武統的準備。
1996年臺海危機期間,解放軍軍演
到2016年,美國挑起“南海仲裁案”,希望用軍事手段強迫中國放棄在南海的島礁,中國人民解放軍也是做好了開戰準備,美軍敢動手解放軍就敢打回去。
南海仲裁案諷刺漫畫
正是因為解放軍做好了“拼命三郎”的架勢,不像俄羅斯一樣底線一退再退,中國才能保住朝鮮、臺島以及南海。
要敢于亮劍
如果中國也像俄羅斯一樣對美國心存僥幸,自己的底線一退再退,估計今天的中國就會面臨一個被韓國統一且被美國駐軍的朝鮮半島、一個敢直接公開叫囂“臺獨”的臺島和美國,以及菲律賓、印尼、越南等國家敢直接和中國軍事對抗,搶奪島礁的南海。
而中國在強硬對抗美國的時候,都是自己的軍事力量還遠弱于美國的時候。
1950年、1996年以及2016年,中國的軍事力量和美國的軍事力量有非常明顯的差距。
三次事件發生時美國軍力都強于中國
在這種差距之下中國敢戰、能戰,最終才能止戰,保證了自己良好的外部環境。
有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如果之后中國的軍事力量沒有發展起來,中國也能保證本土的安全。
如果中國的軍事力量發展了起來,中國就能把美國的影響力往外推,然后以亞太為基礎向外擴張影響力。
所以在對抗美國這件事上,任何國家都不能想著“我弱小所以底線只能退讓”。
只要你退讓一步,美國不僅不會見好就收,反而會加強對你的壓制。只有敢戰、能戰,才能保證美國不敢太過分。
信息來源:
【1】新民周刊·《軍事|俄羅斯會加入北約嗎?》
【2】北京日報客戶端·《敢于斗爭敢于勝利才能捍衛和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