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20多年了,我在美國宣傳我們的國粹。”
2011年,著名京劇演員齊淑芳回國演出,義正言辭地表示,從1988年定居美國后,她致力于宣揚國粹。但坊間,更習慣用“叛逃”定義她當年的行為。
齊淑芳出生于京劇世家,兄長齊英才是上海京劇院副院長,嫂子張美娟是著名武旦演員。
在張美娟的精心培養(yǎng)下,她的演藝事業(yè)可以說順風順水。
1958年,她就為毛主席表演《三戰(zhàn)張月娥》,之后周總理也觀看過她的表演,稱贊她很有前途。
京劇大師梅蘭芳更在無數(shù)觀眾面前,評價她是“后起之秀”。1963年初,19歲的齊淑芳跟隨劇團赴西歐演出。
這次演出是中國京劇界首次赴歐演出,所有節(jié)目都經(jīng)由周恩來和鄧小平審定。
在西歐各國巡演時,她的表演引起掌聲雷動,成為中國京劇的代表人物。
1964年,齊淑芳出演樣板戲,最經(jīng)典的便是《智取威虎山》里的“小常寶”一角,這部作品貫穿了她此后的很長一段人生。
1996年,學音樂的龔國泰被分配到《智取威虎山》劇組,與齊淑芳結(jié)識,并得到了齊淑芳的愛慕。
在齊淑芳的主動下,1974年國慶節(jié),兩人喜結(jié)良緣。
電影《智取威虎山》拍攝完成后,齊淑芳懷上身孕。齊淑芳是癡迷于戲曲的人,為了表演,她可以放棄許多東西。
她懷有身孕時,恰逢電影《磐石灣》即將開拍,她飾演的角色有很多武戲,為此她選擇了流產(chǎn)。
對于妻子的選擇,龔國泰沒有怨言,他愛她,所以尊重她的事業(yè)心。
只要她在他身邊,即便沒有小孩,即便他被調(diào)侃是她的“保姆”,他也欣然接受。但他沒想到,有一天她竟會離她而去。
1988年,一位美國企業(yè)家邀請《智取威虎山》劇組赴美表演。受出國人員的限制,劇組必須有個人留下,原本定的是司鼓。
龔國泰心軟,作為樂隊指揮的他把出國名額讓給了司鼓,并沒有參加這次演出。小型的商業(yè)演出很快就結(jié)束了,龔國泰正等待齊淑芳回家。
不料等來的卻是她率全團演職員工30多人集體叛逃美國的消息。龔國泰不知所措,這則突如其來的消息就像一顆重磅炸彈,狠狠砸暈了他。
他想起齊淑芳多次跟她說,美國的生活多么美好,如果她能留在美國,就算洗盤子也開心。他以為那不過是玩笑話,誰知竟成了真。
天各一方,兩人的婚姻也就這樣結(jié)束了。
不久他就聽說,齊淑芳和一同叛逃的編導丁梅魁組建了家庭,一時不知作何反應(yīng)。
作家戈揚曾在文章里寫道,這件事情過去多年,在已經(jīng)成為著名音樂家的龔國泰面前,她提到齊淑芬,龔國泰只說:“八年了,別提他(她)了!”
這句話是《智取威虎山》的臺詞,龔國泰說出口時,想必內(nèi)心也是五味雜陳。說回齊淑芬,在美國定居后,她和劇組的生活并不好過。
即便他們曾受到外國人非常熱烈的掌聲。但能夠欣賞并持續(xù)喜歡京劇的畢竟是少數(shù)。
沒有觀眾,就沒有收入,淪落到了街頭賣藝的地步。
直到三年后,他們在鋼琴家殷承宗的幫助下,才拿到了美國綠卡。而經(jīng)過三年的打拼,他們終于開拓了一定的市場。
只不過大多數(shù)時候,表演場地都在鄉(xiāng)村。日升月落,20多年轉(zhuǎn)身即逝。
2011年,齊淑芬回到中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她離開祖國這些年,都是在美國宣傳國粹。
她取得了成就,而祖國的同胞也沒有忘記她,依然期待她的表演。但事實上,國人對她的批評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齊淑芬說她宣揚國粹,這的確是客觀事實。她把京劇帶到了美國各地,美國藝術(shù)界也給予她高度肯定。
于弘揚我國傳統(tǒng)文化而言,自然是有幫助的。可相比于弘揚傳統(tǒng)文化,絕大多數(shù)國人更贊揚在祖國落后時,對祖國不離不棄。
而齊淑芬的行為顯然背道而馳,無疑是踩了國人最大的“雷點”。
或許她有自己的掂量,畢竟戈揚說她“認準的事兒,無論別人怎么看,就是要一條道走到黑”。
但作為公眾人物,很難逃過普遍眼光的批判。只能說,全面看待復雜的人性吧。
參考資料
北方網(wǎng)《京劇表演藝術(shù)家齊淑芳:祖國人民對我沒有忘記》
尋找李少春《齊淑芳“叛逃”美國始末》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