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四月芳菲競,國防教育啟新程。4月28日,重慶華繡中等專業學校與永川區紅旗小學聯合舉辦“國防鑄魂聚‘五育’合力 普職攜手譜育人新篇”主題交流活動,探索普職協同育人的國防教育新路徑,擦亮國防教育特色品牌。
活動現場。重慶華繡中等專業學校供圖
活動啟幕:錨定國防育人初心
志合越山海,聚力共奮進。校際交流,碰撞智慧火花。“我校通過‘準軍事化管理’+‘職業素養培育’雙軌并行,賦能學生成長。” 重慶華繡中等專業學校校長陳濤介紹,該校將紀律意識、團隊精神與職業技能深度融合,將實訓室當“戰場”,讓學生在掌握一技之長的同時,深刻理解技能報國與國防建設的內在關聯。
“小學是價值觀塑造的‘拔節孕穗期’,我們以‘沉浸式體驗+具象化感知’為抓手,讓國防教育入腦入心。”永川區紅旗小學黨總支書記鐘淑介紹了學校的發展情況和國防教育特色。
紅旗小學黨總支副書記、校長鄧春勇認為,國防教育是培根鑄魂的戰略工程,必須與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體系深度融合,既要傳承“鐵馬秋風”的軍事文化,更要創新“潤物無聲”的育人模式,讓國防基因成為新時代青少年最鮮亮的精神底色。
普教實踐:創新沉浸式育人模式
紅旗小學以“體驗+浸潤”為核心,通過開設體驗式國防課程,積極構建特色國防教育體系。
一是創立“小小兵訓練營”。內容涵蓋軍體拳訓練、戰術障礙體驗、內務整理等,讓學生在模擬軍營生活中感悟軍人精神。
紅旗小學日常訓練。重慶華繡中等專業學校供圖
二是浸潤式紅色傳承。組建“紅色故事宣講團”,深挖本地多處紅色資源,開發校本宣講課程,培養小小紅色宣講員,組織開展各類紅色宣講活動,以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為小學階段國防教育提供可借鑒的范本。
三是融合式學科滲透。在美術課開展“軍旅主題繪畫”、音樂課學唱紅色歌曲、體育課設置“國防體育游戲”,實現國防教育與學科教學有機結合。
職教探索:專業融合賦能國防教育
重慶華繡中等專業學校立足職業教育特色,打造“準軍事化管理+專業技能培養”雙軌模式,讓紅色基因在國防教育中薪火相傳。
該校建立“軍民融合”課程體系,通過“準軍事化管理+職業素養培育”雙軌并行,將紀律意識、團隊精神與職業技能深度融合,讓學生在專業學習中領悟“工匠精神”,進而升華為新時代的“戰士品格”。
重慶華繡中等專業學校開展隊列會操。重慶華繡中等專業學校供圖
“我校建立的準軍事化管理體系,參照了軍營作息與內務標準,實施每日晨訓、每周隊列會操,培養學生紀律意識與團隊協作能力。”陳濤介紹,學校無人機專業嵌入地形偵查、救援物資投送等重點項目內容;新能源汽車專業嵌入軍事裝備維修模塊;消防應急救援專業融入“戰地急救”課程,設置了創傷包扎、應急救援等實訓項目,確保將國防知識與職業技能深度融合。
攜手前行:鑄造普職融合新路徑 打通普職育人立交橋
重慶華繡中專學校、永川區紅旗小學共同圍繞“中小學全學段國防教育一體化”展開深度研討,達成三項合作共識。一是課程銜接。聯合開發“小學啟蒙—中職實踐”跨學段國防教育課程,紅旗小學高年級開展“國防創意設計”,華繡學校提供“技術支持”。 二是師資共建。組建“軍民融合導師團”,聘請退役軍官、軍工企業技術骨干擔任實踐導師,每學期開展兩次聯合教研活動。三是基地共享。規劃建設“國防教育實踐基地”,整合紅旗小學紅色資源與重慶華繡中專學校的專業實訓設施,打造區域國防教育示范基地。
陳濤認為,此次交流活動實現了普職學校的經驗互鑒,優化了國防教育“基礎夯實—技能提升”的貫通培養模式。重慶華繡中專學校、永川區紅旗小學將以此次活動為起點,持續深化普職協同,不斷探索新科技背景下的國防教育交流新模式,推動國防教育走深走實,讓國防教育成為鑄魂育人的“戰略基石”,培育更多兼具家國情懷與專業素養的時代新人。(林果、潘彥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