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東鵬控股的財報,就再來看下同樣主營瓷磚的蒙娜麗莎,雖然我們2024年前三季度就看過其情況,但時間又過了半年,再看一下也無妨。簡介就省略了,直接開始。
蒙娜麗莎這幾年的日子可不好過,不僅營收同比下跌了三年多,營收規模累計下跌超1/3,而且還有下跌要加速的跡象。
凈利潤的峰值定格在2020年,雖然只有2022年出現大額虧損,但2024年的凈利潤腰斬,2025年一季度再現虧損。在營收持續下跌的情況下,想要穩住盈利能力的難度會越來越大,蒙娜麗莎能想辦法抵擋一陣已經不錯了。
毛利率從2020年開始下滑之后,在2022年觸底,之后就進入了波動期,顯然波動的波峰不可能超過下跌前的峰值水平。2024年的毛利率同比下跌2.2個百分點,2025年一季度大幅下跌后,向20%的區間靠近。對于這類銷售費用較高的消費品牌,這樣的毛利率就已經比較惱火了。
從2021年以來的銷售凈利率和凈資產收益率整體表現當然不及2020年及以前了,2021年和2023年的表現還算過得去,2024年勉強及格,虧損的這兩期當然就不好評價了。
通過壓縮期間費用開支,蒙娜麗莎維持了期間費用占營收比的相對穩定,甚至有所下降。主營業務盈利空間就主要受毛利率波動的影響,在2023年等年份的效果還不錯,2024年有所下滑,也還算過得去的水平。2025年一季度的大額虧損就比較麻煩了,就算一季度是傳統淡季,我們在后面能看到,其同比的表現也很差。
受到這幾年大環境的拖累,壞賬金額較大,“信用減值損失”嚴重,持續多年在其他收益方面都是凈損失狀態。近兩年雖然損失在縮小,但更嚴格的信用政策,加上前面看到的壓縮銷售費用,可能也加劇了營收下跌。沒有辦法,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就算預計到現在的結果,上面兩項措施也不得不實施。
分季度來看,營收持續下跌了八個季度,當然是處在螺旋下跌之中,而且還看不到止跌的跡象。按理說,下跌總會找到階段性支撐點的,如果蒙娜麗莎不進一步壓縮銷售費用和收緊信用政策,應該在2025年會找到一個階段性的支撐點,經營能穩上一段時間。
前兩年都只有一個季度虧損,2025年開局就虧損,全年應該不止只虧這一個季度了。保住營收規模和維持盈利狀態這兩大問題都需要解決,然而兩大目標對經營策略的要求卻并不一致。
2023年的所有季度主營業務都是盈利狀態,2024年除一季度之外,其他三個季度的主營業務也是盈利狀態。2025年一季度的主營業務虧損,同比擴大了7.5個百分點,經營困難在淡季被放大,旺季能否恢復,就是一種考驗了。
信用減值損失主要集中在四季度計提,這就導致前兩年的虧損都發生在四季度,就算主營業務虧損的2024年一季度也被政府補助等抹平。2025年一季度的主營業務虧損太嚴重,其他收益方面也沒有太大貢獻,就出現了多年不見的一季度虧損。
所有單列的產品,2024年的銷售收入都在下跌,核心的“有釉磚”業務下跌是關鍵影響因素,“無釉磚”等業務的大幅下跌擴大了營收平均下跌的幅度。營收結構上的變化并不大,維持著“有釉磚”近八成的優勢地位不變。
“有釉磚”業務的毛利率下滑,“陶瓷板、薄型陶瓷磚”業務的毛利率增長,但兩大業務在營收規模上差異太大,平均毛利率仍在下滑之中。
除華北區市場之外,其他各大市場同比都在下跌,增長和下跌相比,起到的作用有限。還有市場在增長,似乎是市場逐步企穩的重要信號,只是還需要后續市場表現來證實。
除西南區市場的毛利率基本穩定之外,其他各大市場的毛利率都在下滑。特別是銷售收入增長的華北區市場的毛利率下滑最為嚴重,從2023年的五大市場最高,變成了2024年的五大市場最低。
是不是蒙娜麗莎以華北市場來試驗大幅降價促銷的可行性呢?就算不是主動的戰略安排,實際上也達到了試驗的效果,如果不考慮期間費用分市場的開支情況差異,這種做法顯然是合理的。
蒙娜麗莎“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凈額”表現不錯,固定資產的投資規模持續下降,從凈融資逐步轉換為去杠桿。2025年一季度的表現相對較差,還需要觀察,有可能全年的數據會好一些。
三年多的時間,總資產萎縮了近三成,長短期償債能力都還算過得去的水平。
蒙娜麗莎要算瓷磚行業的頭部那批企業了,近幾年采取保守的戰略來應對市場的變化,看起來有點狼狽。如果能盡快找到支撐點,還是能順利度過這次難關的。
聲明:以上為個人分析,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