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至25日,昆明醫科大學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一流學科建設名家講堂第四講——暨第三屆“管理學與醫學等交叉學科‘傳幫帶 研傳用’公益學術坊”第四講順利舉行。活動秉持為人民健康服務,為群眾服務,無私奉獻的理念,特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原部長葛延風研究員,圍繞醫療衛生體制改革與學術政策研究展開深度對話,為昆明醫科大學“結核病防治與重流行性疾病治理”博士團隊在全國建立的25家工作站所在的醫務人員,全國衛生管理領域學者、從業者及政策制定者提供思想碰撞平臺。
首場講座于4月23日舉行,葛延風研究員圍繞《深化醫改若干思考》,詳細闡述了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歷程、巨大成就、面臨的挑戰和未來改革方向。參會者就數智技術賦能醫療衛生高質量發展、醫防融合、醫保改革等方面問題展開了深入探討。
4月25日,第二場講座以《學術研究與政策研究:共性與差異》為主題,葛延風研究員從學術研究與政策研究的差異性與共同點,價值取向差異的影響、視野要求差異、影響和結果等方面詳細闡述了學術研究與政策研究的差異,并對政策研究需要的基本能力要求進行了全面講授。葛延風表示,學術成果為政策設計提供理論支撐,政策實踐則為學術研究指明方向,無論是學術研究還是政策研究,都需要準確的證據基礎,二者相互協同,共同服務于社會治理現代化。
葛延風強調,好的學術研究與好的政策研究有很多共同點:都需要準確的證據基礎、科學研究方法、嚴謹論證、清晰準確的語言表達等等,同時,好的政策研究必須以好的學術研究為基礎。學術研究更多關注是什么?為什么可以關注怎么辦,也可以不關注怎么辦;但政策研究在關注是什么?為什么的同時,更要關注怎么辦,提出解決方案;學術研究多關注事實和解釋。政策研究要關注事實和解釋,更多關注的是解決方案或需要警醒、重視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