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虞爾湖
出品 | 潮起網「于見專欄」
在“智能智造”成為大趨勢之時,九號公司用逆勢增長,制造了“九號現象”。2024年,中國兩輪電動車行業在存量競爭與政策調整中迎來分水嶺。
傳統巨頭增速放緩,而九號公司(Segway-Ninebot)以營收141.96億元,同比增長39%、凈利潤10.8億元,同比大幅增長81%的亮眼成績單,創下歷史新高,成為行業“逆周期”增長的標桿。
財報數據顯示,其電動兩輪車業務全年銷量達259萬臺,同比激增76.61%,市占率連續三年全球第一,更以六大權威認證確立“智能標準制定者”地位。這一成績不僅彰顯企業硬實力,更折射出中國制造業向“新質生產力”躍遷的深層邏輯。
營收與利潤雙爆發,智能化驅動的結構性增長
在全球市場,九號電動連續三年蟬聯智能電動車銷量第一,高端車型(4000元以上)占比達51.7%,遠超行業平均水平。據分析,其成功密碼在于,以智能化重構用戶體驗,以全球化突破市場邊界,以生態化定義行業未來。
據分析,九號公司成功的核心密碼在于以智能化重構用戶體驗、以全球化突破市場邊界、以生態化定義行業未來。在定價策略上,九號公司大膽突破行業“價格內卷”的困局。旗艦車型F2z110MAX搭載的單通道閥式ABS、ALC全鏡幕照明系統等前沿技術,不僅定義了行業技術標桿,更推動毛利率提升至21.1%。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行業頭部企業雅迪與小牛電動的毛利率均維持在15.2%。這種技術溢價能力的背后,是九號公司對用戶需求的精準把握和對技術創新的持續投入。
除了價格維度外,九號公司的全場景覆蓋與渠道下沉,也非常具有市場競爭力。截至今年2月28日,九號公司在中國區的電動兩輪車專賣門店超7600家,覆蓋1200余個縣市。截至今年3月10日,九號智能電動兩輪車在國內市場累計出貨量突破600萬臺。線上連續三年蟬聯京東、天貓高端品類銷冠,形成“產品-渠道-服務”閉環。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九號公司中國區的電動兩輪車銷售收入更是高達80億元,同比增長74%,銷量259萬臺,同比增長77%。
在高端市場發力的同時,九號公司的用戶價值也在反哺其業績增長。21到30歲的Z世代用戶,占比超60%,通過聯名款、電競跨界等年輕化營銷,九號公司更是將電動車從工具升級為“情感化智能伙伴”。
一組第三方的調查數據,足以說明九號公司在中國智能電動車賽道的競爭力。據媒體報道,2024年8月,九號公司榮獲全球新經濟產業第三方數據挖掘和分析機構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詢)授予的“中國智能電動車品牌每銷售10臺智能電動車7臺是九號”、“中國電動車年輕人首選品牌”等六項稱號,其市場地位,也隨之得到了確認。
從“功能機”到“智能生態”,用技術構建護城河
相比其他品牌,九號電動車的差異化標簽是智能。其真智能3.0體系重構行業標準:NinebotOS通過云端算力與邊緣計算融合,將導航、遠程監控等功能普及至中端車型,實現“科技普惠”。
例如,九號ESP(車身電子穩定系統)整合ABS、TCS、EBD技術,這使得在濕滑路面上的制動距離可以縮短30%??。與此同時,其盲區監測等安全功能,也樹立了行業標桿。
此外,其安全與交互實現了雙突破。具體來說,就是其全球首創的NinebotSIGHT(AI視覺輔助系統)與ESP(車身電子穩定系統),將汽車級智能引入兩輪車。
2024年,九號電動機械師MMAX2110P等車型搭載的AI視覺系統,可實時監測路況并預警危險,用戶事故率下降25%。此外,九號公司的研發投入持續加碼,也讓業界看到了其實力。
數據顯示,九號公司研發投入持續加碼,全年研發費用達8.26億元,同比增長34.13%。據了解,其研發人員高達1583人,占員工總數的32%。而且,目前公司已累計申請全球知識產權7452項,其中5680項已獲授權,涵蓋智能化核心技術和電機、電池等關鍵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九號公司還通過聯合全球頂尖技術平臺,進一步夯實其技術實力。例如,九號公司與英偉達聯合打造的自主移動機器人平臺NovaCarterAMR,已應用于物流和家庭場景。
據觀察,九號公司的實力還體現在,其全球化與生態構建方面,包括從產品輸出到規則制定。而且,目前九號公司已經搶占了技術標準的主導權。
包括其主導起草ISO國際標準2項、中國團體標準5項,推動中國智造參與全球規則制定。例如,其主導的IEC63281-2-1國際標準,填補了短交通產品的安全空白,而Segway品牌矩陣,則打入了歐美高端市場。
除此以外,九號公司還實現了產能與品牌的協同。據了解,其數智工廠年產能數百萬臺,支撐全球擴張。而且,在2025年CES展亮相的第三代電動滑板車與割草機器人,進一步強化了其“短交通生態”標簽。
近年來,國內企業出海已是大勢所趨,九號公司同樣不甘人后。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九號公司在海外市場也嶄露頭角,海外收入占比達35.8%,毛利率超35%。
難能可貴的是,在ESG全球浪潮下,九號公司還在不斷深耕“智能”的同時,通過綠色與可持續敘事,實現平衡發展。據了解,九號公司以智能電動車助力城市低碳轉型,累計減少碳排放超14.78億千克,相當于種植樹木8261萬棵。
而且,其與格林美合作的鋰電池回收業務,實現了電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契合全球ESG趨勢。實際上,九號公司的崛起,是“技術理想主義”對傳統制造業的降維打擊。其以智能化重構用戶體驗、以全球化突破市場邊界、以生態化定義行業未來,成為中國制造高質量發展的典范。
行業挑戰仍在,九號公司未來可期
行業競爭加劇,讓九號公司未來的發展,同樣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盡管取得了顯著成就,九號公司依然面臨著諸多挑戰。
在行業競爭方面,傳統巨頭加速智能化轉型,雅迪推出車電協同系統,愛瑪布局全球運營中心,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價格戰風險依然存在,可能對行業整體利潤水平造成沖擊。
與此同時,科學技術的進步,也給九號公司的技術迭代帶來了壓力,且不容小覷。眾所周知,AI與大模型深度融合需持續投入,九號雖接入DeepSeek-R1優化用戶體驗,但生態協同能力待驗證。
在技術迭代方面,AI與大模型的深度融合需要持續投入,雖然九號公司已接入DeepSeek-R1優化用戶體驗,但生態協同能力仍有待驗證。
在全球化進程中,九號公司面臨著合規風險的考驗。歐美市場政策變動頻繁,可能影響局部市場增速,對其本土化運營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對挑戰,九號公司提出“做難而正確的事”戰略,計劃通過NinebotOS3.0深化軟硬件協同,與DeepSeek大模型探索AI落地場景。
例如,其AI視覺輔助系統NinebotSIGHT可實時監測路況并預警危險,用戶事故率下降25%。此外,九號公司還在探索自動駕駛技術在短交通領域的應用,其第三代電動滑板車已具備L2級自動駕駛能力。
在生態構建方面,九號公司通過主導起草ISO國際標準和中國團體標準,推動中國智造參與全球規則制定。其主導的IEC63281-2-1國際標準,填補了短交通產品的安全空白,而Segway品牌矩陣則打入了歐美高端市場。
用戶價值方面,九號公司精準鎖定Z世代用戶,21-30歲用戶占比超60%。通過聯名款、電競跨界等年輕化營銷,九號公司將電動車從工具升級為“情感化智能伙伴”,其與蛋仔派對IP合作的Q85c系列車型,上市首月銷量突破5萬臺。
結語
在“新國標”換購潮與全球短交通智能化浪潮的雙重紅利下,九號公司有望憑借“技術+生態+用戶”的三重護城河,持續領跑行業。
盡管面臨傳統巨頭與互聯網新勢力的競爭、技術迭代壓力和全球化合規風險,但其在智能化、高端化和生態構建方面的先發優勢,為中國智造全球化突圍提供了寶貴經驗。未來,九號公司需在技術創新、生態協同和本土化運營上持續發力,方能在智能出行的藍海中書寫新的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