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在接受九派新聞采訪時,因生活紀律和醫德醫風問題被中日友好醫院開除的胸外科副主任醫師肖飛表示,自己的生活因輿論指控被“打得七零八落”。他還他補充說,舉報信中指出其在手術期間離場40分鐘事實不符,他離場只有一二十分鐘。
被醫院開除后,肖飛的生活是否被“打得七零八落”,與別人沒有多大關系,也不會有多少人去關注。不要采用網暴的方式對待當事人,也是廣大網民需要注意的。否則,網暴者自身也會面臨違法風險。
對肖飛來說,自感某些方面的事實被夸大了,甚至被扭曲了,當然可以通過合法渠道解決,甚至可以依法追究夸大事實者的責任。我們想問的是,在手術期間離場是事實嗎?作為醫生,能做出這樣的行為嗎?
肖飛辯護說,他離場的時間沒有40分鐘那么長,而只有一二十分鐘。也就是說,離場是事實,并不是舉報者虛構的,只是在時間長短上存在異議。這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有沒有離場,該不該離場。
肖飛對離場給出的理由是,一是因為爭論下了手術臺;二是跟手術室主管的老師協調更換巡回護士;三是上樓測血壓、喝水、吃降壓藥;四是平復情緒。得出的結論是,這樣做無可厚非。
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要與巡回護士發生爭論?爭論的問題是什么?巡回護士影響手術了嗎?測血壓、喝水、吃降壓藥難道不應當在進入手術室前就做好的嗎?平復情緒一定要離開手術室嗎?這一切真的都無可厚非嗎?
很顯然,這樣的解釋不只是牽強附會,更是站不住腳。就算與巡回護士發生爭論,作為醫生,也應當自我平復情緒,把手術完成好,再找領導匯報此事。更何況,按照肖飛的說法,其與巡回護士的矛盾并不是首次,為什么不在手術前向主管老師要求更換巡回護士,而要在手術過程中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肖飛說讓主管老師更換巡回護士,是協調,而不是“要求”。這就更說不通了,都從手術室跑出來了,而手術室里病人正等待著手術呢,已經不是“要求”主管老師更換巡回護士,而是要挾主管老師更換巡回護士了。此時此刻,巡回護士再不講理,也不至于會在醫生給病人做手術時采取不當手段吧。
很顯然,肖飛在給自己離開手術室行為的辯護,完全是狡辯,是沒有對問題的嚴重性有深刻的認識。殊不知,病人躺在手術室里,不管是不是危急病人,進入到手術室,都是病情比較嚴重的,不然,不需要做手術,也不需要花冤枉錢。既然是病情比較嚴重的病人,作為一名醫生,如果職業道德過硬,如果有較強的責任心,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會離開手術室,而是會先把手術完成好。
我們可以不去對肖飛的生活問題做過多評價,但是,對其醫德醫風還是無法認同的。至少,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看到肖飛對自身問題有正確的認識,沒有認識到離開手術室的問題性質有多么嚴重,甚至還在為自己的錯誤行為狡辯。可見,已經完全不具備作為醫生應當具備的條件,不能再繼續從事醫生職業。衛生健康部門應當取締肖飛的醫師資格,至少,五年內不能再從事與醫生相關的職業。否則,誰也無法保證,不會造成嚴重后果。譬如手術過程中感到累了,就離開手術室。
早在1941年,毛主席就給中國醫科大學的畢業生題詞:“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在此后的80多年時間里,廣大醫務工作者也遵照毛主席的指示精神,用革命的人道主義,救死扶傷,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肖飛也應當知道這個要求吧,應當知道救死扶傷對一名醫生的重要吧。有天大的委屈,有再多的困難,也應當先把手術做好,而不是稍不如意就離開手術室,把病人曬在一旁吧。更可怕的是,對這樣嚴重的問題,肖飛還若無其事地認為,只有一二十分鐘時間,囑咐了臺上的護士,麻醉醫生都在場,他們的專業素養,足以保證一個還沒有開始做手術的患者安全。這都是些什么話,醫生的素養,能低到如此程度嗎?素養如此低的人,能當醫生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