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塵谷行知
圣人品質具備一種卓然不凡的“趨向性”,這樣的特性促使他始終不離天道的運行規(guī)則,代表了人類世界金字塔的頂端智慧。
圣希天,賢希圣,士希賢。
天是整個宇宙大環(huán)境,圣人的品性氣質與之相近,所以能夠自發(fā)自覺地向其靠攏、聚合;
賢人較圣人稍次一些,但某個地方如果能出現(xiàn)一個賢人,那也是此方山水歷經(jīng)好幾世努力修來的福德恩慧,非常之難能可貴。
賢人與圣人之間有了相當?shù)木嚯x,再潛修一段路程,入圣指日可待。
我們普通大眾算是士者,同時也是愚者,不可貪虛慕高,開口閉口便說要做圣人那樣的事。
爬金字塔的時候,尚未邁開第一步,就想著一口氣坐在塔尖頭上面俯視世間的繁華紛擾景象。
殊不知,人活的就一口氣而已,這口氣一下子用完了上不來,一命嗚呼,可就哀哉了。
圣人之心純凈如晶瑩透亮的水,有非常強大的趨合力,所以能潤萬物而不自居,親合度很高;
賢人的內(nèi)心則像是糅進了些許雜質的水,雖不能完全折射出萬物的原來本質,也可以明明白白地看清楚事物的整體運作流程,親合能力一般;
愚人之心地則又像是污垢布滿的水,萬物的倒影沒辦法呈現(xiàn)出來,渾渾然不知所以,無從談論親合,表露出自私自利的特點,自我包裹,陰暗閉塞。
智者修道,但不急于得道。賢人仰慕圣人,但不仰慕天道,因為他們明白,一切總要講順序,講次第的。
圣人是一個活脫脫的參照人物,對境起修,參照著他的品性去提高自己的層次,何患沒有見道的那一天。
周敦頤在《通書》中寫道:“圣,誠而已矣。誠,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
圣人之所以能成為圣人,并不是因為他長了三頭六臂,能夠力挽狂瀾,而是因為他擁有一顆能斷金剛的精誠之心。這樣的誠心是一切仁義禮智信(水火木金土)五常(五行)活動的根本和源頭。
那么,這樣一種極其精純誠一的心靈又當如何修習培養(yǎng)才能獲得呢?
《通書》提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誠之源也。乾道變化,各正性命,誠斯立焉。純粹至善者也。”
乾是乾天,元是元氣。為遵守平臺的審核制度,一些較生澀的東西我就不在這里具體闡述了,否則這篇文稿就通不過了。
其實只需要知道“至善”是怎樣一回事,便也就八九不離十,離道不遠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