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3個課程部,14個班級,90位企業決策者,在HEMBA、DBA & CCEMBA課程主任忻榕教授的帶隊下,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迄今為止最大的實境課在廣州、順德展開。
實境課是真實商業中流動的活水。中歐更是把“實境課”(Real Situation Learning Method)作為一種教學法,通過教授撰寫企業的深度案例,帶領同學們進行案例學習,再結合課程內容“走進企業”實地考察,最后和高管進行有效的對話。這樣,更全面、更深度地理解商業世界中,一家公司面臨的挑戰、采取的解決方案,和可復制、可參考的寶貴經驗。
本次實境課程期間,同學們學習并參訪了兩家企業:蔡司光學中國和美的集團。從企業屬性來看,一家是跨國公司,一家是本土企業;從業務發展來看,一家是注重服務的企業,一家是智能制造的企業。
蔡司光學,全球第三大鏡片制造商,2004年蔡司中國的銷售額僅為100萬元,2008年銷售額增長至一個億,讓中國市場成為蔡司光學在亞太地區最大、增長最快的市場。截止到2024年底,蔡司品牌鏡片在中國市場份額成為第一。
當傳統制造商還在比拼光學參數時,蔡司中國,一家以精密著稱的高端科技制造業,為何要向“服務”轉型?為何從一個鏡片的制造商成為一個渠道的最忠實的合作伙伴,從而達到它增長的目的?
這一命題的解答,首先要突破認知的藩籬。
這里的“卓越服務”不是一個行業的概念。很多人會把“服務”等同于餐飲、零售等生活服務業。其實本質上,“服務”是社會分工深化的產物。它通過協調機制,讓不同的分工能有效銜接,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思考一下,無論企業內部,還是產業鏈上下游、供應商之間,都有“服務”。
忻榕教授在蔡司的案例課中,將“服務”從本質出發,分為兩類:一是生產性服務,主要是和制造業轉型升級相關的研發創新、質量檢測、生態環保、貿易、售后等;二是大家熟悉的生活性服務。無論哪個行業,凡是生意,就需要“服務”的要素在。
當下,生產性服務已成為全球經濟競爭的新高地。數據顯示,發達國家生產性服務業占GDP比重普遍超過30%,其發展水平直接決定制造業能攀登的高度。從特斯拉顛覆傳統的垂直整合模式,到華為構建的全球化創新服務網絡,頂尖企業無不將供應鏈服務能力鍛造為核心競爭力。這揭示了一個商業本質:在產業邊界日益模糊的數字化時代,所有行業本質上都是服務業。企業價值創造的每個環節——從產品設計到用戶體驗,從數據賦能到生態構建——都深深嵌入服務基因。因此,“卓越服務”的真諦,在于以系統化思維重構價值創造邏輯,將服務要素轉化為產業躍遷的永續動能。
中歐DBA2021在讀同學、HEMBA畢業生、蔡司光學中國區總裁楊曉光帶領實境課同學們參訪蔡司,并結合教授案例,詳細闡述了蔡司的轉型故事——
重新定義B端服務的價值
在傳統認知中,制造業的核心是產品——只要質量過硬,自然不愁銷路。但蔡司中國作為一家橫跨B端(眼鏡店、醫院)和C端(消費者)的企業,服務意味著更深層的價值:如何讓經銷商和門店通過蔡司產品獲得真正的商業成功?
2013年的蔡司中國正面臨嚴峻挑戰:產品質量不穩定、交貨延遲頻發,導致經銷商信任危機;同時,終端門店銷售乏力,消費者對蔡司品牌的認知度持續走低。這些困境讓楊曉光意識到:僅靠提供優質鏡片遠遠不夠,必須重新定義服務的本質。
楊曉光進行了三個階段的改革
這場服務革命讓蔡司完成了從“產品供應商”到“成功伙伴”的蛻變。如今的蔡司不再只是向渠道銷售鏡片,而是通過系統的服務賦能,幫助每個合作伙伴實現商業價值最大化。這或許正是當今制造業服務轉型的最佳范例,當企業愿意為合作伙伴的成功傾注全力時,自己的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美的集團,創立于1968年,中國最大的家電企業之一,全面覆蓋“白電”領域,2023年集團總營收3737億元;2024年,數字化轉型12年后的美的,其機器人與自動化業務板塊營收已突破300億元大關。
2012年美的已經達到千億級的營收,彼時已經是行業天花板,它轉型的動因來自于哪里?忻榕教授為什么把美的集團的數字化轉型稱為“在飛機飛行過程中換引擎”?
解碼中國智造的全球樣本
第二天的實境課堂,通過忻榕教授撰寫的《美的集團的數字化轉型》案例和對順德燈塔工廠的經驗研討,同學們深刻領悟了美的數字化轉型的深層邏輯。
從塑料瓶蓋起家到營收超4000億的科技巨頭,美的集團用10年時間完成了一場震撼業界的數字化轉型。作為全球工業機器人領軍者,其“632工程”、C2M模式、AI戰略等實踐,已成為企業從“制造”躍遷至“智造”的教科書級案例。
深度對話高管,破解轉型密碼
美的集團副總裁張小懿的職場履歷,幾乎與這家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史完全重疊。從首席信息官到首席數字官,其職務變遷精準對應著美的從信息化基建、全鏈路數字化到AI戰略落地的階段式跨越。
美的十年數字化轉型實踐表明,轉型的核心并非單純依賴技術突破,而是通過組織變革、文化重塑和技術應用的協同作用,實現從“制造”到“智造”的全面躍遷。正如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所言:“轉型沒有終點,只有不斷重啟的起點。”美的的經驗為傳統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系統性參考,同時也提醒企業,真正的挑戰在于如何在技術變革中保持戰略定力與組織韌性。
如果說案例教學告訴你“應該怎么做”,那實地考察讓你看到“實際有多難”。兩天的課程中,同學們看到了數字化時代轉型的路徑、動因的拆解、豐盛的成果,更看到了背后路徑的爭議、真實的困惑,以及那些沒能寫進案例中的秘辛。
點擊咨詢中歐課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