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場漫長的旅程,也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
我們如今走的每一步,都決定著今后要過怎樣的日子。
少年夫妻老來伴,夫妻的情分,就是在這日復一日的枯燥與陪伴中,方顯價值。
只可惜人生無常,世事滄桑。聚散離合、生老病死的人生常態,卻成了人們心中最深的、抹不去的疼。
退休后,老伴先行一步離開了,剩下的那個人,真的不好過。
表達不出來的情緒,才是真正的壓抑。那種心累與孤寂無人可說,無人能懂。
都說時間能治愈傷痛,但卻依然無法撫平一個獨居老人,內心中的凄苦與寂寞。
人老了,老伴先行一步,即使再難過也要保持清醒,“拒絕”獨居,就是其中一個。
孤零零,生活沒勁頭
人是群居動物,誰也不想孤單地生活。享受孤獨,很多時候只是沒有辦法罷了。
吳大爺和老伴感情很好,只可惜老伴從中年的時候身體就不佳。從單位辦了病退之后,便一直在家里打理一些家務事。
雖然,吳大爺的老伴干不了重活,但洗洗涮涮、做做飯還是可以的。
吳大爺每天都可以吃上可口的熱乎飯,兩個人的日子過得平淡溫馨。
只可惜,在吳大爺65歲的時候,他的老伴去世了。從那之后,吳大爺只能一個人面對著空洞洞的房子,心里也是空落落的。
一個人做飯,沒心情。做多了也吃不了,只能少做,對付一口。
兒女都忙,吳大爺沒什么重要的事,也不會去打擾他們。于是,身邊就連一個可以陪著說話的人都沒有。
吳大爺獨自一個人的時候,真的有那么一瞬間,整個人突然覺得很崩潰。難道,從此以后自己就要一直這樣孤零零的過下去嗎?
無呼應,容易出意外
年輕的時候,我們很難感知,身體的病痛是怎樣痛苦的一件事。
到了晚年,身體的各項機能漸漸退化。哪怕是一些小小的磕碰,都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生活軌跡。
林婆婆今年73歲,她個性很要強,身體狀態也還可以,做飯、收拾家務都還很利索。
可是,今年年初夜里上衛生間,林婆婆不小心滑倒了。這一滑,完全改變了她的生活狀態。
林婆婆是一個人獨居的,滑倒之后,她嘗試著坐起身子。可是努力了幾次都沒有辦法做到,只能躺在衛生間的門口直到天亮。
恰好,那天是女兒過來看望林婆婆的日子,這樣林婆婆才避免了要躺在地上,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悲劇。
可是,林婆婆這一滑倒還是傷到了腿,做了手術后恢復的也不好。
都說傷筋動骨100天,再加上林婆婆在地上躺了一夜,患了感冒,這日子也是難熬。
都說父母和子女的緣分,是漸行漸遠的。能夠陪伴我們一生的,唯有枕邊人。
若是枕邊人,先行一步離我們而去,難道就只能孤獨的一個人去忍受了么?
個人有個人的人生,有各自的緣法。想要做出一套標準的流程來,也是不現實的事。
所以呢,我們現在能做的:
一是管理好自己的身體,人只要能自理,一切就都好辦。二是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要有能夠接受一切,突如其來變化的能力。
若是到了晚年,老伴突然離去,我們也要多為自己籌謀一些。
到了晚年,和兒女住,只是過渡。最好的方式是“成為鄰居”,每天讓子女過來看一看。既有親密度,又有各自自由的空間。
有心力的,也可以在尋找一個老伴。但一定要睜大雙眼,婚姻不是兒戲,再婚更需謹慎。人品要好,家庭成員最好簡單一些。
再則,可以和鄰居處好關系,相互照應,也可以三兩好友互助結伴。
人啊,到老了,真的難。趁著頭腦清醒、身體靈活,多為自己考慮一下吧。
世界那么大,感謝你,可以看到我!
【文|唯唯安:筆有溫度、為情發聲,一個熱愛文字的不典型寫作者,邀請你共同感知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