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的游戲規則,從來不是寫在員工手冊里的。 今天我要分享的這4個"不要",都是過來人用跟頭換來的經驗。
特別是最后一點,很多人栽了跟頭才明白。
1. 不要顯擺自己有多厲害
上周部門會議上,新來的海歸碩士小王滔滔不絕地展示自己的"先進經驗",卻沒注意到主管越來越難看的臉色。
會后老同事悄悄告訴他:"你剛才說的方案,三年前主管就提過,被大領導否了。"
職場最忌諱的,就是不懂藏鋒。
- 你學歷高?總有人比你更高
- 你能力強?總有人更受領導偏愛
- 你關系硬?總有比你更硬的
記住:
把"我有多厲害"變成"團隊有多優秀"
適當示弱反而能獲得更多幫助
功勞要讓領導來發現,而不是自己炫耀
就像《菜根譚》說的:"聰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
2. 不要輕易相信同事
市場部的Lisa和Amy每天一起吃午飯,Lisa把對主管的不滿全告訴了Amy。結果第二天,主管就找Lisa談話:"聽說你對我有意見?"
職場不是交友場,同事不是閨蜜。
- 你把秘密當談資,別人拿它當投名狀
- 你吐槽領導的話,可能明天就傳到領導耳朵里
- 你分享的創意,可能變成別人的業績
記住:
同事間保持友好但適當的距離
涉及利益的事,留個書面證據
關鍵信息只跟直屬領導溝通
職場老鳥都懂:"同事之間最好的關系,是互相尊重,保持距離。"
3. 不要公然頂撞領導
技術部的小陳在會議上直接反駁總監的方案:"這個技術路線根本行不通!"一個月后,部門架構調整,小陳被調到了邊緣崗位。
在職場,有時候對錯不重要,姿態更重要。
- 領導需要的是解決方案,不是難題
- 公開場合要給領導留面子
- 有異議要學會"委婉表達"
記住:
先肯定再建議:"總監的方案很有啟發性,我有個小建議..."
私下溝通比當眾反駁更有效
實在不認同,也要學會"有技巧地執行"
《資治通鑒》有云:"上不違令,下不阿諛,中不廢事,可謂良臣矣。"
4. 不要混日子(最重要!)
老李在國企混了十年,每天喝茶看報,以為能混到退休。結果今年改制,第一批裁員名單上就有他。45歲的年紀,找工作處處碰壁。
職場最危險的,就是把平臺當本事。
- 混日子的人,最先被淘汰
- 沒有核心競爭力,到哪都受氣
- 時代拋棄你時,連招呼都不打
記住:
每天進步1%,三年后你就是專家
培養可遷移的能力,而不是依賴平臺
保持學習,讓自己永遠有選擇權
任正非說:"淘汰你的不是年齡,而是你的固步自封。"
最后送大家一句話:
職場如戰場,不是拼誰更聰明,而是拼誰更懂規則。那些走得遠的人,不一定能力最強,但一定最懂分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