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薯類植物,絕大部分的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紅薯,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地瓜。而熱帶地區的人們可能首先想到的木薯,它同樣屬于薯類植物,我們現在喝的奶茶用到的珍珠,主要原材料就是它。可能很多人會有疑問,到底什么樣的植物算薯類植物。
總結一句話來說,就是以塊根或塊莖為主要食用器官的作物,都可以統稱為薯類植物。你像我們熟悉的山藥、腳板薯,其實也是薯類植物中的一員。而事實上絕大部分的薯類植物,都是外來物種,譬如木薯、紅薯等等,相反我們本土產的薯類植物并不多。而作為植物科普博主,筆者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這種植物,它同樣是薯類植物。
在上個世紀80年代以前廣泛種植,曾經一度被列為我國“第四大薯”,饑荒時期更是挽救無數人的性命,它就是涼薯。一種既能當蔬菜也能當水果生吃的薯類植物,可惜現在耕地撂荒嚴重,已經很少有人種植糧食了,但是這種植物卻是很多70、80、90后兒時的童年帶來了美好的回憶。
依稀記得小的時候,秋天收割稻子的時候,熱的滿頭大汗,饑渴難耐。慈祥的爺爺奶奶就會去地窖中拿出幾個涼薯來吃,去皮之后的涼薯冰冰涼涼,既解渴又管飽。
認識涼薯、了解涼薯
涼薯,因其口感清涼、質地潔白,且食用部分為塊根,屬于薯類植物,故而得名涼薯。涼薯俗名很多,有叫地瓜(非紅薯)的,也有叫沙葛的,還有涼瓜的,其實它的學名叫豆薯。它屬于豆科豆薯屬一年或者多年生草本植物,和我們農村隨處可見的葛屬于表兄弟,同屬于豆科植物,尤其是植株形態上非常的近似,所以涼薯還有一個別稱,葛薯。
涼薯原產于熱帶美洲,耐旱、耐高溫不耐寒,所以在我國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亞熱帶以及熱帶地區。涼薯大概春天的時候種植,成熟季是在秋天,秋天成熟之后人們會挖出它的塊根。塊根通常為扁球形或者紡錘形,有易剝皮的特點,在過去農村老百姓出門干農活的時候,經常會帶上它解暑充饑。
涼薯的價值
涼薯,因其口感清涼、質地潔白,且食用部分為塊根,屬于薯類植物,故而得名涼薯。涼薯俗名很多,有叫地瓜(非紅薯)的,也有叫沙葛的,還有人叫它涼瓜、地蘿卜、土蘿卜的,其實它的學名叫豆薯。它屬于豆科豆薯屬一年或者多年生草本植物,和我們農村隨處可見的葛屬于表兄弟,同屬于豆科植物,尤其是植株形態上非常的近似,所以涼薯還有一個別稱,葛薯。
因此,在傳統中醫里涼薯也常用來解暑或者解酒用。傳統中醫認為涼薯味甘、涼,生吃涼薯不僅可以止渴,還可以解酒毒。在民間草志《陸川本草》中里就有記載:“涼薯生津止渴,治熱病口渴”。此外在《四川中藥志》中已有提到:“涼薯止口渴,解酒毒。治慢性酒精中毒,地瓜拌白糖服”,可見涼薯止口渴,解酒毒也確非空穴來風,是有事實依據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涼薯雖然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和藥用價值。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其實涼薯本身是一種劇毒植物。尤其是它的種子富含多種皂苷以及黃酮類物質,如豆薯酮以及豆薯素等有毒物質,誤食它的種子幾顆可能就會致人死亡。
所以我們在農村鄉下如果種植涼薯,切勿將它的種子當成四季豆給采摘誤食了。不過涼薯的種子雖然有毒,但是物盡其用。在過去農村,有經驗的老百姓,也常常用它搗碎之后來制作天然的殺蟲劑,特別是對蚜蟲這種蟲子有極大的殺傷力,可以說涼薯全身是寶。如果你也喜歡吃涼薯,那么現在這個季節正是栽培種植涼薯的時候,千萬不要錯過了。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里了。大家對于涼薯了解了嗎?你小的時候吃過涼薯嗎?你家現在還有種植涼薯這種植物嗎?你喜歡吃涼薯嗎?大家有什么想說的,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您的見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