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發帖稱,一位月薪5萬的網友曬出裁員賠償款554414.9元。
工作八年,被裁員賠償了55萬,相當于每工作一年,工作單位就得預留一個月的“裁員基金”,等員工畢業,這筆錢就還給員工。
找工作還是得往大廠去,就算裁員了,還有一大筆錢度過難關。
- 這究竟是咋回事?
我們來看看該網友提供的信息。這是一個視頻博主發布的一個視頻截圖。
根據截圖顯示,這名大廠員工(估計價格不低),工作8年,喜提裁員禮包55.4萬之多。這個數字,對于很多打工人而言,那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對此,有網友感慨,有N+1的都是良心企業。有些企業各種惡心手段逼你自行離職。
不得不說,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很多企業都在負重前行,舉步維艱。降本增效成了經營策略的當務之急,而裁員降薪是最直接的手段,不僅是一些中小微企業如此,就連各行業內的某些頭部企業也經歷了這個過程。
而上述網友爆料的這家企業,顯然是大氣的。工作8年,補償55.4萬,讓被的人無話可說。這顯然已經仁至義盡,無可非議。
- 可以肯定,有更多的企業裁員就沒有那么利索。比如,山東近日通報2024年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工作有關情況,受理案件21.92萬件。
4月28日,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與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共同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通報了山東省2024年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工作情況。
數據顯示,2024年全省受理案件21.92萬件,結案金額42.77億元,調解成功率、仲裁結案率分別達83.15%、99.40%,案件增幅回落至1.82%。通過構建源頭治理體系,培育調解組織,聚焦重點群體維權等方面,進一步維護了勞動關系和諧與社會穩定。
接近22萬的受理案件數據,這還只是一個省的數據,如果放眼全國,數字還會更大。這也說明,勞動者與企業之間的勞動糾紛是習以為常的。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面對當前各種挑戰和困難,真正難的是企業老板、投資人,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創業者,唯有硬扛。正因為如此,處理勞動糾紛問題,很多老板也是捉襟見肘,畏手畏腳。因為經營只要稍有不慎,可能就是破產倒閉、弄個傾家蕩產的下場。
對于打工者而言,哪怕失業,只要沒有年齡“硬傷”,可以換地方再找份工作,或直接奔赴“鐵人三項”或“吉祥三寶”,以及擺地攤,做點小買賣。
所以說,打工人只要能夠放平心態,退路還是有的。對此,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