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實踐育童心 責任田里筑成長——宜賓市南溪區(qū)仙源小學校開展“勞動潤心”實踐活動
在“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前夕,宜賓市南溪區(qū)仙源小學校二年級2班溪望中隊45名少先隊員以“勞動潤童心”為主線,在校園“責任田”與家庭“生活場”雙線開啟了勞動實踐,讓“勞動最光榮”的理念浸潤童心。
校園“責任田”里的成長魔法
2025年4月29日上午,在南溪區(qū)仙源小學校二年級2班溪望中隊專屬的種植箱,孩子們化身“小農(nóng)夫”精心照料黃瓜幼苗。勞動班長蔣靜琪在育苗箱前,示范“三指捏草法”:“要輕輕抓住雜草根部,像牽小螞蟻回家那樣慢慢拔。”稚嫩的動作里透著專注,松軟的泥土中,幼苗在孩子們的呵護下舒展新葉。
另一組“校園美容師”則承包了學校車棚及過道清潔。他們用掃帚將落葉打掃干凈,連車棚縫隙里的煙頭也被“火眼金睛”一一檢出。孩子們一邊打掃一邊說:“這里亮堂堂的,路過的老師和同學心情也會變好吧!”細雨中,孩子們依然干勁十足,勾勒出勞動最美的剪影。
家庭“生活場”里的溫暖傳承
勞動教育從校園延伸至家庭,南溪區(qū)仙源小學校二年級2班溪望中隊一直以來堅持“家務養(yǎng)成計劃”,鼓勵孩子們在廚房、陽臺、書桌旁解鎖生活技能。家庭生活小能手李晟希系著迷你圍裙,在媽媽的指導下學習切菜:“左手摁住菜,右手拿刀切,大小要均勻!”照片中,認真的模樣值得點贊。據(jù)班主任了解,全班家務參與率達100%,85%的學生能獨立完成疊衣、擦桌等基礎(chǔ)勞動,12名“小廚師”已能協(xié)助家長準備早餐。
勞動是成長最好的“營養(yǎng)劑”。南溪區(qū)仙源小學校二年級2班溪望中隊的孩子們在翻土播種中懂得守護,在整理收納中學會責任。如今,溪望中隊的“勞動小達人”們正用雙手詮釋:勞動不是任務,而是點亮生活的星光。
這場融合校園責任崗與家庭實踐場的勞動教育,讓45顆童心在耕耘中感知付出的價值,在協(xié)作中收獲成長的喜悅。正如孩子們在種植箱旁立下的“成長約定”:“我們照顧小幼苗,也要成為像幼苗一樣努力生長的人。”(龍鳳翔 來源:宜賓市南溪區(qū)仙源小學校)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