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由中國烹飪協會、山東省商務廳、聊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中華美食薈”2025大運河(臨清)戲劇美食現場交流活動,在臨清市正式拉開帷幕。第十二屆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全國總工會原副主席張世平,中國烹飪協會會長楊柳,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趙孝國,山東省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盛利,聊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馬衛紅,臨清市委副書記、市長周超,臨清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杜東平、臨清市副市長王宏、李明艷以及全國多個省市地區餐飲行業協會領導、餐飲企業家出席開幕式。
圖注:開幕式現場
楊柳會長在致辭中指出,中國烹飪協會始終密切關注各地餐飲產業發展。臨清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重要節點城市,歷經千年風雨,積淀了厚重的運河文化底蘊。舉辦2025大運河(臨清)戲劇美食現場交流活動,是中國烹飪協會與臨清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的具體舉措與生動實踐。通過美食市集、現場交流、參觀考察、推介品鑒等活動,不僅會帶動臨清市生活服務消費的增長,更將進一步促進臨清市服務消費場景創新、業態融合、產業集聚,推動臨清餐飲產業化、標準化經驗輸出,為全國餐飲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圖注:楊柳會長致辭)
馬衛紅副市長在致辭中表示,2023 年“五一”臨清首次將運河美食與國潮戲劇相結合,打造了獨具當地特色的文化活動 IP,深受市民游客的熱烈歡迎。今年在中國烹飪協會的全面賦能下,本屆戲劇美食現場交流活動提檔升級為2025 年商務部“中華美食薈”促消費系列活動之一,相信臨清一定能以創新思維激活傳統技藝活力,進一步擦亮聊城臨清的美食名片,讓臨清的地方特色美食走向全國、享譽世界!
臨清市委副書記、市長周超表示:“三年磨一劍,臨清以‘戲劇為魂、美食為媒、運河為脈’,首次實現從區域性節慶到國家級IP的跨越。未來將依托活動形成的‘政府搭臺、協會組織、企業落地”市場化機制,推動運河文化遺產活化、消費提振、產業升級的深度融合,力爭成為大運河文化帶文旅融合新標桿。”
圖注:聊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馬衛紅致歡迎詞,臨清市委副書記、市長周超作餐飲產業推介
圖注:開幕式現場,中國烹飪協會與臨清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本次活動以“樂享中華美食 共享美好生活”“天下運河 非凡臨清”為主題,融合戲劇演藝、非遺活化、美食創新三大維度,涵蓋參觀考察、現場交流、美食市集、推介品鑒、文化演藝等多元內容。
圖注:4月28日晚間、4月29日上午,西部馬華、東來順、舜和酒店集團等20余家全國餐飲企業實地考察臨清夜間餐飲市場、君博食品、濟美醬園等臨清供應鏈企業,推動“中央廚房+預制菜”合作意向落地,探索“節慶經濟+產業升級”可持續模式。
4月29日下午,由中國烹飪協會組織的全國餐飲行業高質量發展暨大運河(臨清)餐飲業發展現場交流會圍繞“臨清地標美食產業化路徑”“美食街區創新運營”等議題展開研討。
圖注:臨清市商務和投資促進局黨組書記、局長朱榮光介紹臨清市餐飲行業基本情況,中國烹飪協會特邀副會長、山東省烹飪協會會長張雷,中國烹飪協會監事會監事、山東省飯店協會會長黑偉鈺,中國烹飪協會特邀副會長王喜慶,揚州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馬健鷹,中國烹飪協會預制菜專委會副秘書長司馬向南進行主旨演講和座談交流。來自山東、河北、河南等地省市協會領導、各地餐飲企業家們在交流會上各抒己見,為臨清市餐飲產業化發展建言獻策。
4月30日開幕式后,為期5天的“文旅+戲劇+美食”活動,以“1主會場+7大主會場”構建全域體驗和消費場景,覆蓋“食、游、購、娛、演”全鏈條。主會場東宛園景區打造的“大運河中華美食市集”,匯聚了42家特色美食攤位,集中展示運河沿線的文旅地標美食、老字號、非遺小吃及文創、餐飲連鎖企業、名菜名點等內容,其中臨清本地非遺美食占比超50%。
圖注:活動現場
臨清素以“中國京劇藝術之鄉”“運河美食之都”聞名。近三年,臨清連續舉辦以美食為核心的“臨清市戲劇美食文化季”品牌活動,通過“戲劇美食文化季”“非遺美食文化季”“冬游臨清賀年會”等主題文旅活動,吸引數百萬游客走進臨清這座運河畔的千年古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