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 彭子佳
2025 年加拿大聯邦選舉中,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震動政壇 ——18-34 歲選民以 44%:31.2% 的支持率倒向保守黨,徹底扭轉了 2015 年 “千禧一代挺特魯多” 的局面。這場被稱為 “Z 世代轉向” 的政治地震,揭示出加拿大社會在住房危機、經濟焦慮與代際公平上的深層裂痕。
Nanos 民調顯示,保守黨在年輕選民中的支持率較 2021 年飆升 17 個百分點,而自由黨則下降 12 個百分點。這種轉變在男性選民中尤為顯著 ——25-34 歲男性支持率達 48%,較上屆選舉翻番。多倫多 28 歲的康納?陳的選擇頗具代表性:“我每月為房租支付 2800 加元,而自由黨承諾的‘全民住房計劃’不過是畫餅。保守黨提出的‘首置免稅區’至少讓我看到希望?!?/p>
溫哥華房價中位數突破 140 萬加元,多倫多租房空置率降至 1.2%,這種 “住房代際剝削” 徹底激怒年輕選民。保守黨領袖皮埃爾?波利耶夫的 “住房革命” 計劃直擊痛點:承諾 4 年內建造 300 萬套保障性住房,對外國購房者征收 25% 額外稅,賦予各省否決聯邦環保審批的權力以加速建房。這些政策在阿爾伯塔、薩斯喀徹溫等住房重災區支持率高達 65%。
統計局數據顯示,2025 年青年失業率達 9.7%,而同期嬰兒潮一代失業率僅 4.2%;千禧一代平均背負 12.7 萬加元學生貸款,是嬰兒潮一代的 3.2 倍。蒙特利爾29 歲的金融分析師 AS(匿名)的困惑頗具普遍性:“我年薪 12 萬加元,卻要將 45% 用于還貸和房租,而我父母在 1990 年代用雙職工收入就能買下獨立屋?!?/p>
自由黨連續 10 年的 “進步主義” 政策被年輕選民視為 “脫離現實”:碳稅導致油價上漲 35%,大麻合法化未能創造預期就業,而針對科技巨頭的數字稅反而推高互聯網服務成本。保守黨 “回歸經濟基本面” 的主張 —— 如取消聯邦碳稅、簡化商業審批流程、凍結手機漫游費 —— 在 18-29 歲選民中支持率達 58%。
犯罪率上升成為年輕選民轉向的重要誘因:2024 年溫哥華暴力犯罪率增長 22%,多倫多仇恨犯罪案件創歷史新高。保守黨強硬的 “零容忍” 政策 —— 增加 2 萬名社區警察、恢復青少年犯罪記錄公開制度、立法允許房東驅逐犯罪租客 —— 在 18-34 歲選民中的支持率比自由黨高出 23 個百分點。
自由黨主導的TPP-11 協議被年輕選民視為 “犧牲本土利益”:加拿大制造業崗位在協議實施后流失 18 萬個,而受益的金融和科技行業集中于 50 歲以上高管層。保守黨提出的 “加拿大優先采購法”,要求聯邦項目 60% 使用本土產品,在工業重鎮溫莎 - 底特律地區年輕工人中支持率達 79%。
盡管自由黨依靠 60 歲以上選民(支持率 52%)勉強保住執政地位,但年輕選民的流失埋下隱患。Abacus Data 發現,嬰兒潮一代對 “氣候變化” 的關注程度是 Z 世代的 1.8 倍,而 Z 世代對 “經濟公平” 的關注度是前者的 2.3 倍,這種價值觀分裂導致自由黨政策搖擺。
波利耶夫的“數字優先” 策略成效顯著:通過 TikTok、Twitch 等平臺發起 “政策挑戰賽”,吸引 120 萬青年參與;其團隊設計的 “住房計算器” 小程序,能實時顯示不同政策對用戶購房能力的影響,使用量達 350 萬次。這種技術賦能的政治溝通,使保守黨在社交媒體支持度領先自由黨 41 個百分點。
自由黨 169 席的少數政府地位,迫使馬克?卡尼不得不向新民主黨妥協以通過住房法案。但 NDP 堅持的 “租金管制” 與保守黨主張的 “市場調節” 形成撕裂,年輕選民在兩大陣營的政策拉鋸中可能進一步流失。
阿爾伯塔省省長丹尼爾?史密斯的警告振聾發聵:“當溫哥華的千禧一代抱怨房價時,卡爾加里的年輕人正在經歷能源轉型的陣痛。” 該省 25-34 歲選民對保守黨的支持率達 68%,反映出資源型省份與東部都市圈的代際經濟分化。
這場代際政治地震揭示的,不僅是政黨支持率的變化,更是加拿大社會在公平與效率、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艱難重構。當“住房夢”“就業夢” 超越意識形態,年輕選民正在用選票重新定義這個國家的政治光譜 —— 而如何接住這一代的期待,將決定加拿大能否避免陷入 “代際內戰”。
注:本文為亞太日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