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凍癥被稱為“最殘忍的絕癥”,患者從確診到生命終結,每一步都伴隨著生理和心理的雙重煎熬。通過真實案例和研究,王世龍醫生總結了患者及家屬最后悔的4個決定,尤其第3個,連醫生都感嘆“太可惜”!
一、忽視早期癥狀,錯過干預黃金期
許多患者起初將肢體無力、肌肉跳動等癥狀誤認為疲勞或頸椎病,導致確診時已進展到中晚期。
一位患者在確診后回憶:“年初還能開車接送孩子,半年后連吃飯都困難”。研究表明,早期確診雖無法治愈,但合理干預可延緩病情。例如,蔡磊在確診后立即推動藥物研發,雖身體急速惡化,卻為科研爭取了時間。
警示:若出現持續肌肉無力、吞咽困難,務必盡早就醫!
二、陷入心理泥潭,拒絕溝通與支持
漸凍癥患者常因“拖累家人”產生強烈愧疚感,甚至自我封閉。一名患者家屬提到:“父親拒絕出門見人,連散步都不愿嘗試”。而壓抑情緒會導致病情加速惡化。
積極的心理干預能顯著提升患者生存質量。例如,新加坡一名患者成立協會幫助病友,重新找到生命價值。
后悔點:若早一點敞開心扉,或許能少些遺憾。
三、家屬“放棄治療”,患者笑著流淚
這是醫生最痛心的決定! 一名晚期患者得知家屬同意拔管后,竟露出解脫般的微笑。漸凍癥后期需依賴呼吸機生存,但部分家屬因經濟壓力或情感煎熬選擇放棄。
醫生坦言:“任何決定都會后悔,但患者清醒著被放棄,對精神打擊巨大”。案例中,患者老曹的子女最終選擇帶他回家,而這份自責可能伴隨他們一生。
醫生呼吁:尊重患者意愿,避免臨終前的情感撕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