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山城重慶的“紅湯微辣”,致力于分享西南地區的小逍遙;“停停商店”通過民間工藝與日用雜貨,推動可持續社區發展;“最后的貓神節”作為上海博物館埃及展官方劇本游,在現場售賣IP衍生周邊……
這幾天,作為毗鄰虹橋交通樞紐的商業綜合體,虹橋天地隨處可見拖著行李箱流連忘返的長三角年輕人。在這里,他們在逛街購物的同時,“邂逅”城市人文展覽、市集百貨、綠色工坊分享會等,領略地方風物與可持續文化在魔都上海的清新表達。
“五一”期間,虹橋天地推出“五五瘋買節”、“長長角角地方集”兩大主題活動,通過前沿理念與多元體驗,為長三角消費者呈上一場兼具人文溫度與消費熱度的假日盛宴,以樞紐消費新場景展現“上海潮流第一站”的商業活力。
其中,“長長角角地方集” 值得細細品味。作為XINTIANDI新天地第四屆“天地綠動生活節”的重要板塊,集市將綠色敘事從個體療愈推向城市共生,旨在將可持續理念落地為可觸達的生活方式。
活動期間,虹橋天地攜手可持續組織“閑下來合作社”,通過城市人文展覽、綠動地方百貨、主理人分享會與互動體驗,展現地方文化和可持續碰撞的鮮活力量。
逛著逛著,人們會與城市生活展覽《城市的100個怎么辦》不期而遇。展覽由三聯人文城市聯合50位跨界共創人發起,以100個真實案例解析城市生活痛點,探索理想城市解決方案。集市上,人文刊物展覽《在地刊物中探尋下一個目的地》則通過地方刊物、地圖與雜志,展現由人、事、物共同串聯起來的社區網絡與在地文化,為游客提供一份份生動的地方檔案和探索指南。
綠動地方百貨匯聚近30家特色品牌,涵蓋地方美食、非遺手作、可持續品牌與地域風物。比如“潯嵐看茶Kancha”,用原葉茶連接山海風土;“SAFONE莎弗尼”以無水無塑工藝打造零浪費香氛;“公海街區”將臺州的山海韻味融入藝術手作……
除了城市人文展覽和市集百貨,假日期間還有主理人分享會、交換市集、綠色工坊輪番上演,共同開啟一場別開生面的綠色生活探索盛宴。
5月1日,《可持續生活如何融入品牌》邀請STOP SHOP聯合主理人滋滋、SAFONE創始人艾琳,探討產品設計中的可持續實踐。5月2日的《在地文化的新浪潮》,公海街區主理人荔浦與在地刊物愛好者小吳,將分享自己地方創生與文化記錄過程中的鮮活故事。
5月1日和4日的“長了角交換市集”,以舊物置換傳遞環保理念,綠色工坊也同步推出寵物布藝手作、舊物水杯編織課、聞香調香課等工作坊,激發消費者的自主靈感創作。
據了解,此前,虹橋天地已于4月舉辦6場綠色社群活動,包括“晶石療愈”“情緒解壓畫”“香薰工作坊”等,聚焦心靈健康與低碳生活,為商務區白領和周邊家庭帶來放松與療愈。
“五一”期間,作為上海第六屆“五五購物節”和2025“虹橋GO,購全球”精品活動的重點項目,虹橋天地“五五瘋買節”則攜70多家商戶,推出“零售79團100”、“精品零售850團1200”、“黃金數碼600團1000”三大團購優惠。
現場更有會員專屬狂歡好禮重磅加碼,比如單筆消費并積分滿299元即可參與“幸運抓抓樂”抽獎,贏取華為Mate 70 PRO、周大福招財貓黃金吊墜等大獎,以及會員至高享10倍積分、免費停車、限時升級禮等禮遇,滿足多樣化出行及消費需求。
據介紹,未來,總建筑面積約38萬平方米的虹橋天地,將作為長三角乃至東亞門戶,通過引入更多代表上海前沿文化的品牌及活動、優化商旅服務、拓展可持續消費場景,加速升級“上海潮流第一站”,煥活城市商業新場景,努力成為輻射長三角的全新社交目的地。
原標題:《年輕人拖著行李箱來購物、社交…虹橋樞紐打造“潮流第一站”消費新場景》
受訪者供圖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黃勇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