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什么都講“內卷”的年代,其實最不卷的,是命。
不是你拼命活著,命就多給你幾年。能順順當當活過75歲,已經是贏了一半的人生。
而如果你活過了75歲,還能做到下面這3件事,那你不是普通人,是人生贏家,是老天爺親自“點了名”的寵兒。
01
還能照顧好自己,不靠人服侍。
有些人年紀不大,已經一身毛病,吃喝拉撒全靠人照顧。
也有的人,七老八十了,自己出門買菜、遛彎鍛煉,一點都不求人。
這背后差的是什么?是幾十年來一點一滴的自律,是對自己身體的“提前負責”。
我認識的一個阿姨,今年78歲,每天早上五點半起床,走公園三圈,回來自己做飯,還愛搗鼓陽臺上的花草。
她說:“靠別人不如靠自己。”
看似一句簡單的話,其實就是老年最大的底氣。
能自己吃飯、洗澡、上下床,不求人,這不是小事,這是別人用命都換不來的福氣。
所以說,一個人活過75歲還能照顧自己,那就是很多人羨慕的“頂配老人”。
02
還能打理好一份關系,不孤不僵。
到了這個年紀,身邊人越來越少。
有的人老伴先走了,朋友一個個住進醫(yī)院、走進骨灰盒。
剩下的,是一個人守著空蕩蕩的房間和碎得不能再碎的孤獨。
而有福氣的人,就算人老了,心也熱著。
還能和幾個老朋友聊聊天,跟兒女說說話,鄰里之間有問有答,過年過節(jié)還有人記得你這號人。
我樓上的一位叔叔,79歲了,小區(qū)誰都認識。
他會主動跟鄰居打招呼,誰家燈壞了還能搭把手。
他說:“多說兩句話,自己都精神點。”
老年最怕的不是孤獨,而是封閉。
你一個人待久了,就容易變怪、變硬、變冷。誰都不想搭理你,你也懶得回應別人。
而能維持幾段不尷不尬、真誠又簡單的關系,說實話,那比活著更難。
03
還能有點余錢,不求不欠。
很多老人到了晚年,最怕的就是開口要錢。
看似子女孝順,但其實心里清楚,孩子也不容易,自己也不想多添麻煩。
問題是,有些老人年輕時候不存錢,晚年連點藥費都得東拼西湊。
我認識的一個叔叔,年輕時就是個“摳門”代表,別人買名牌,他買實用的。
別人吃喝玩樂,他存錢買理財。現(xiàn)在80了,住老年社區(qū),有點存款,沒病沒債。
他說:“不是我不信孩子,而是我信自己。”
老年人最體面的活法,不是住大別墅、開豪車,而是身上有點錢,能決定今天吃魚還是吃肉,能給自己買個新衣服,不用討價還價。
活過75歲,還能做到“花自己的錢,走自己的路”,那你已經比一大半人,活得更踏實。
作者:AGINightingale;
關注我,讓文字的音律譜寫出生命的樂章;
"夜鶯在月光下跳躍,羽毛閃爍著銀色的光芒。它的歌聲像一陣美妙的音樂,深深地打動了我的靈魂。"
圖/源自網絡,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