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趙巷鎮方夏村的一隅綠蔭下
坐落著鏡泊秦漢(方夏)時尚中心
一處用宣紙、旗袍與書香
串聯起來的“文化會客廳”
來到這里,如同走進一道時空之門
從一紙一墨的傳承,到一針一線的匠心
從衣袂翻飛的風骨,到茶與咖啡的交融
跨越千年的東方美學之旅由此啟程
一張宣紙,承載文明的呼吸
108道工序
在紅星宣紙非遺體驗中心凝成剎那永恒
揮毫潑墨的身影與研學少年的笑靨
重疊在紙張的絲絲紋理中
古老的宣紙,仿佛化作能夠觸摸到的時光
落筆的墨痕,洇開了“紙壽千年”的脈絡
一襲旗袍,繪織時代的變革
指尖輕拂繡著“黑姑娘”傳說的絲緞
時空恍然倒轉
清朝鏡泊湖畔的漁家女
用一把剪刀解開繁雜的舊俗
改良長衫便化作自由的符號
而今的旗袍早已褪去桎梏
匠人將職業裝的利落、禮服的華貴織入經緯
讓傳統成為時尚,千古永流傳
一件紳服,照見君子的品格
移步紳服區,秦漢君子之風撲面而來
“君子如玉、溫潤而澤”
一件衣裳蘊含古人美德之意
恰成點睛之筆
已然從博物館的展陳之物
活化為衣襟帶風的煙火日常
一室書香,靜泊心靈的方舟
陽光穿透“家+書屋”的雕花木窗
播撒在少年的研學日記上
此處,女性沙龍可以綻放心智之花
親子手作編織出記憶的經緯
公益課堂更是點亮了社區的星火
村游之余,“文化擺渡人”也能成為你的注腳
在這里停泊深耕
一杯徽飲,調和古今的哲思
當安徽六安的石斛粉融入咖啡泡沫中
徽派茶韻與咖啡哲學便完美邂逅
文化的脈絡就如同一杯咖啡潤物無聲
她還可以是宣紙上暈染的咖啡漬
是旗袍紳服映照出的時代剪影
亦或是書屋里不愿離開的自己
這樣的“文化會客廳”
有的是宣紙上的墨跡未干
是試衣鏡前的會心一笑
是咖啡杯底中沉淀的禪意
當非遺可觸及、可穿戴、可品鑒
傳承便有了永久賡續的豐潤土壤
無論何時,當你路過這里
不妨推開這扇時空之門
與東方美學的唯美詩意撞個滿懷吧
記者:顧超、王新彤(實習)、關瀟(實習)
攝影:江惺秋
視頻:朱昪(名優)、張雯昱
編輯:張悅靈(實習)
責任編輯:孫晨(首席)
終審:潘胡剛
轉載請注明來自“綠色青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