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晴峰水墨畫作品
一滴墨落進時光的褶皺里,洇開成魏晉的風。顧愷之的筆尖懸在絹素之上,如鶴唳停駐于云邊,他在等——等那畫中人的魂魄從松煙墨色里浮出眉眼。千年前的建康城,燭火搖曳的畫室中,“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的箴言落下時,窗外的月光正漫過竹林,在宣紙上投下銀鱗般游動的影。從此,東方藝術(shù)的魂魄便棲居在方寸眸間,一痕遠山黛,半彎秋水寒,皆是穿越時空的密語。
史晴峰水墨畫作品
敦煌的黃昏總帶著沙粒的粗糲。莫高窟的畫工以赭石調(diào)和駱駝淚,在佛陀低垂的眼瞼上勾描慈悲。那些層層疊疊的礦物顏料,在戈壁的干燥里裂出細密的紋路,像極了老者眼角的皺紋。第220窟的維摩詰揚眉瞬目間,土紅的線條竟?jié)B出盛唐的酒香,西夏人補筆的靛藍里又凝著塞北的霜。多年后,當修復師的激光筆掃過斑駁的壁畫,電子顯微鏡下,七朝風塵在0.03毫米的截面里交替明滅,恍若眾生在菩薩眼中流轉(zhuǎn)的倒影。
史晴峰水墨畫作品
陳洪綬畫《隱居十六觀》,枯筆掃過老蓮的衣褶,卻在杖頭菊瓣間藏了半只斜睨的眸。晚明的殘陽透過窗欞,將畫中人的瞳孔灼成琥珀色,那里頭晃動著破碎的山河。八大山人的魚鳥翻著白眼,濃墨點就的瞳仁偏要偏離黃金分割的囚籠,在宣紙上犁出一道道反骨的溝壑。他們的眼神是未封刃的刀,剖開禮教的綢緞,露出里子里發(fā)霉的棉絮。
史晴峰水墨畫作品
墨色漫進現(xiàn)世的河流,將《洛神賦圖》的秋波揉碎成星子。曹植目送洛神,水與墨的淚痕里漲落著21世紀的孤寂。當手機鏡頭對準那些凝固的色彩,古老的相思竟在時光中流光倒轉(zhuǎn)——這何嘗不是顧愷之“遷想妙得”的當代詮釋?在燈火闌珊的角落里,水墨的眉眼學會了用像素呼吸,宣紙的褶皺演算著云端的愛憎。
史晴峰水墨畫作品
此刻我站在畫板的幽光中,與畫中人的目光短兵相接。實驗水墨中的都市男女,睫毛膏暈染的痕跡正在生成新型皴法。忽然明白,那些流轉(zhuǎn)千年的眉痕,原是時光在人類面孔上刻下的等高線——魏晉的峻峭,盛唐的豐盈,晚明的嶙峋,都化作墨色深淺,在虹膜的年輪里層層沉淀。
史晴峰水墨畫作品
暮色爬上展窗時,仿佛望見《千里江山圖》里的樵夫的眼神。筆鋒劃過虛空,撕開一道通往永恆的裂隙。那里頭涌出的不是數(shù)據(jù)洪流,而是敦煌畫工指間的沙,是八大筆下孤禽的淚,是所有曾經(jīng)凝視過人間悲歡的眸子,在墨色中重逢時發(fā)出的、細雪落湖般的輕響。
史晴峰水墨畫作品
史晴峰水墨畫作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