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滄州園博園內游人如織,一場以“年輕有漾 大運河(滄州)美食非遺嘉年華”為主題的非遺文創市集在桃園、松園、菊園、石家莊園等區域精彩上演。滄州園博園非遺市集以沉浸式體驗為核心,將傳統技藝與現代審美相結合,讓游客在運河畔的園林勝景中,感受非遺的魅力。
活動設置葫蘆烙畫、旗袍制作、布貼藝術、漆扇制作等14個非遺體驗項目。這個假期,非遺文創不再是櫥窗里的“物件”,而是可觸、可感、可帶回家的文化記憶。
蔡榮平非遺旗袍坊前,不少游客換上合身的旗袍,拿起漂亮的花傘,在園內亭臺、連廊、花草樹木前拍照,蘇繡旗袍上的花鳥紋樣盡顯東方美學。市民張女士試穿了一件紫色旗袍,贊不絕口:“布料質感細膩,盤扣工藝精致,仿佛穿越回舊時光。”布貼藝術區,游客們用碎布拼貼出滄州鐵獅子、運河帆影等圖案,體驗“化零為整”的創意樂趣。
釋心齋非遺文化園內,葫蘆烙畫、糖人等產品吸引游客駐足。來自天津的游客李女士帶著孩子選了一個哪吒圖案的小葫蘆,她感慨:“葫蘆和流行元素相結合,既有趣又讓孩子了解了非遺背后的‘工匠精神’。”
在園博園的環園路上,“恐龍五寶”文創產品吸引了許多小朋友駐足,他們拿起“恐龍五寶”捏捏樂愛不釋手。“小恐龍的肚子里有回彈材料,捏起來超解壓。它的腹面還有塊麂皮,可以用來擦手機屏幕。”這個展示區的負責人表示,聽說滄州園博園內要開非遺文創市集,他們特意從北京趕過來,在這里不僅遇到了許多喜愛“恐龍五寶”的游客,也感受到了滄州人的熱情。
菊園前的漆扇制作區也吸引了許多年輕人。不同顏料放入水中,拿著空白扇子在水中搖擺,不一會兒,一把漂亮的古風漆扇就制作成了。大學生陶迎表示:“漆扇不僅實用,制作過程更讓我體會到古老文化技藝的細膩與奇妙。”
“沒想到非遺可以這么‘潮’!”來自北京的游客王潤帶著孩子體驗了多個項目。他說:“市集不僅展示了非遺技藝,更可以通過互動讓年輕人愛上傳統文化。”
黃驊市融媒體中心
來源 | 滄州日報
編輯 | 劉恬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