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英國/美國電影《峽谷》。
片名 The Gorge (2025),別名禁谷。
《峽谷》是一部超級混搭的科幻驚悚片,將狙擊手的冷酷硬派、洛夫克拉夫特式的恐怖、末日廢土美學和跨峽谷的禁忌之戀糅合成一鍋沸騰的類型大雜燴。
它肯定不完美,卻足夠生猛,就像影片中那些從迷霧中爬出的變異生物,猙獰中帶著詭異的詩意。
邁爾斯·特勒和安雅·泰勒-喬伊兩位名字相近卻氣質迥異的演員,撐起了這場看得見摸不著的羅曼史。
邁爾斯·特勒飾演列維,是一名典型美式硬漢,海軍陸戰隊退役后從事傭兵,失眠、酗酒、寫陰郁的詩,像一頭困在混凝土塔樓里的受傷野獸。
泰勒-喬伊的德拉薩則截然不同,立陶宛口音裹著東歐式的冷冽,殺人時精準如機器,調情時又侵掠如火。
兩人被分配到地圖上不存在的峽谷兩側,任務則是用各種武器阻止從深淵底部爬上來的生物。
盡管明令禁止交流,倆人還是很快就打破禁令,開始遠程溝通。兩人笨拙地交流很快撩撥得心里癢癢的,進而奠定了全片的浪漫基調。
腳下是末日深淵,愛情則成了他們生存的必需品。
列維用滑索橫跨峽谷去見德拉薩時,攝影機俯拍整個深淵,兩人如蛛絲上的螞蟻,浪漫與危險都讓人心跳加速。
影片的重頭戲發生在峽谷底部,霧氣籠罩的底部才是整部電影的最高光時刻。
濃霧中變異生物若隱若現,受波蘭畫家濟斯瓦夫·貝克辛斯基的啟發,就像《湮滅》的變異植物與《寂靜嶺》肉塊怪物的混血產物。人馬骨架披著藤蔓,教堂里擠滿干尸,頂著人頭的蜘蛛“人頭攢動”。
隨處可見的扭曲人形、腐敗的宗教符號、超現實的地獄圖景,讓影片從科幻冷峻風格瞬間變為有趣的B級片。
導演斯科特·德瑞克森曾憑《險惡》《黑色電話》,證明自己在營造心理恐懼方面經驗豐富,這次他選擇用視覺奇觀轟炸觀眾。
列維與德拉薩在垂直的吉普車上與怪物群搏斗,影片進入最高潮,鏡頭在車內狹窄空間與車外混沌地獄間急速切換、上下翻飛,電子配樂如金屬轟鳴,毫不遜色于山姆·雷米式的癲狂動作場景。
影片前半小時是冷戰末期的《電子情書》,中間一小時是《生化危機》搭檔《最后生還者》,結局滑向倉促的政府陰謀論。
這種過山車式的類型跳躍,既是魅力也是軟肋。當男女主角在教堂發現二戰遺留的生物實驗檔案時,敘事突然加速,像被按了快進的《X檔案》。
西格妮·韋弗飾演的指揮官本該是點睛之筆,但她的戲份薄如紙片,缺少發揮空間。
多元素混搭是影片的特點也是缺憾,劇本貪多貪全,既要狙擊手愛情史詩,又要克蘇魯恐怖,還要批判軍工復合體。廣度深度不可兼得,結果自然是每個主題都淺嘗輒止。
比如片中驚艷的“空心人”,這些怪物受T.S.艾略特詩歌啟發,像《蓋亞》一樣本可成為存在主義的恐怖符號,最終卻淪為電子游戲里批量刷新的小怪。
但瑕不掩瑜,《峽谷》足夠生猛真誠,非常值得一看,它讓兩個殺人機器產生了志同道合的愛情,在末日里大談戀愛卻絲毫不顯油膩。
當德拉薩用狙擊槍打爆酒瓶,當兩人在槍聲中隨著雷蒙斯樂隊《Blitzkrieg Bop》跳起死亡華爾茲,你會接受這種荒謬的浪漫。
安雅·泰勒-喬伊表現依舊耀眼,繼《瘋狂的麥克斯:狂暴女神》后,她再次證明自己能把脆弱與暴烈裝進同一具身體。當她縱身躍入深淵拯救列維時,那不是英雄救美,而是兩個契合的靈魂在末日下重逢。
混搭愛情科幻驚悚,
末日深淵視覺奇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