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4月的一個深夜,南通城最大的日式料亭內,偽軍“外勤警衛團”團長湯景延與日軍特高課頭目推杯換盞。他突然拔槍擊斃身旁的漢奸,鮮血濺在清酒瓶上的瞬間,日軍參謀卻拍手大笑:“湯桑,忠誠大大滴!”
這場荒誕的殺人戲碼,正是中共地下史上最驚險的“假叛變”行動的冰山一角。
一、青天白日下的抉擇
1924年加入國民黨的湯景延,曾在江蘇如皋縣黨部指著《申報》質問同僚:“剿共剿共,日本人打進來誰去擋?”這番言論讓他以“通共”罪名入獄兩年。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他帶著家傳的勃朗寧手槍投奔新四軍,粟裕親自將通海自衛團交給他時,特別叮囑:“你這支隊伍,要像鋼釘扎在日偽眼皮底下。”
這支不足千人的隊伍,承擔著長江口至黃海的情報網建設。1943年春,日軍集結1.5萬兵力對蘇中四分區“梳篦清剿”,湯景延的防區每日遭遇七次以上掃蕩。日軍特務姜頌平帶著200根金條上門勸降時,他正在擦拭那支跟隨多年的手槍——槍柄上刻著“精忠報國”四字。
二、假降書上的血指印
在日軍司令部,湯景延咬破手指在“歸順書”按下血印,卻巧妙地將拇指側紋朝上。這個細節被《蘇中抗日斗爭檔案》記載為“指印異常”,實為向組織傳遞“假投降”信號。他提出三個條件:保留原班人馬、駐防通海要沖、自主經營商行,日軍為顯“誠意”,竟將偽軍制服上的黃星換成青天白日徽。
“協記商行”開張當日,湯景延在鞭炮聲中掛出李鴻章手書“童叟無欺”牌匾。地下室卻藏著16部電臺,閣樓夾層堆滿奎寧、盤尼西林。商行會計實為新四軍供給部長吳福海,每天用暗語賬本傳遞情報:“咸魚三十箱”代表日軍巡邏隊動向,“白酒二十壇”則是軍火運輸計劃。
三、酒宴殺人背后的暗戰
為取得日軍信任,湯景延自導自演了轟動南通的血案。1943年端午節,他宴請日軍軍官時,突然槍決“私通新四軍”的副官。子彈穿透的賬簿里,藏著日軍江防布防圖。這場“苦肉計”讓他的商行獲得日軍簽發的特別通行證,新四軍從此有了直通上海的海上通道。
潛伏期間,湯景延部隊向根據地輸送了1200擔食鹽、500匹棉布,甚至用棺材偷運出三門迫擊炮。日軍參謀小林覺在日記中寫道:“湯團長每晚打麻將輸錢給皇軍,卻不知牌桌下的腳正給副官踢摩斯密碼。”
四、167天后的雷霆突圍
1943年9月29日凌晨,湯景延以“剿匪”為名率部開拔。行至日軍關卡時,他突然下令:“調轉槍口,打!”這場被稱為“湯團行動”的起義,僅用三小時擊潰七個偽軍據點,帶回完整日軍密碼本。粟裕在作戰室盯著懷表感慨:“167天,他竟真把戲唱全了!”
日軍司令官小林信男得知被騙后,將辦公室的清代瓷瓶摔得粉碎。偽《申報》刊登通緝令時,湯景延早已帶著部隊出現在百余里外的反掃蕩戰場。此役使日軍清鄉計劃推遲半年,延安《解放日報》頭版稱之為“敵后工作典范”。
五、最后的槍聲
1948年湯景延被捕后,國民黨保密局用將官制服和銀元誘惑:“只要寫悔過書,上海警備副司令就是你的。”他撕毀悔過書,在監獄墻壁刻下“死得其所”四字。就義前夜,他用香煙殼給妻子寫下絕筆:“我帶走的秘密,比我的命重。”
1983年中央軍委追認革命烈士的批文中特別注明:“湯景延同志在特殊戰線的功績,應視同戰場殲敵。”
粟裕晚年撰寫回憶錄時,專門叮囑秘書:“湯團長那章,標題要寫‘真正的英雄’。”在南京雨花臺烈士紀念館,湯景延的青銅雕像手握當年那支勃朗寧手槍,槍柄的“精忠報國”依然清晰可辨。
【參考資料】
《蘇中抗日斗爭檔案》(江蘇人民出版社)《粟裕戰爭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汪偽政權密檔》(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新四軍隱蔽戰線斗爭紀實》(中共黨史出版社)《江蘇革命烈士英名錄》(江蘇省民政廳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