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三號晌午,老李蹲在內蒙古地頭攥著半片地膜直嘆氣。狂風卷著黃沙呼呼地刮,剛露頭的玉米苗被打得東倒西歪。天氣預報說陣風要到十級,這沙粒跟刀子似的,五月天還能遇上這么兇的沙塵暴?
南邊的老張也沒閑著,盯著廣西菜園里的積水直跺腳。
暴雨下了一整天,豆角架被沖歪了,剛開花的茄子苗泡在水里直打蔫。“清明前后種瓜點豆”,可這五月的雨比端午水還急,地里的活計全被打亂了。北方的大風預警早就掛起來了,新疆山口那邊風力更是到了十二級。
放羊的大爺說,這輩子沒見過五月的風這么野,屋頂的瓦片都被掀飛了好幾塊。
南方呢,貴州湖南一帶暴雨成災,有些山溝溝里都開始滑坡了,老百姓心里直犯怵。按理說五月該是春播的好時候,可北邊沙壓苗,南邊水沖地,農家人的眉頭都皺成了一團。
氣象專家說這是強冷空氣搞的鬼,可咱農民不懂那些,就知道地里的莊稼等不得。內蒙古的王大姐家,剛播下去的小麥種子,不知道被沙子埋了多少。
湖南的陳大哥望著發霉的秧苗直搖頭,這場雨再不停,早稻插秧都要耽誤了。有人說現在科技發達了,有大棚有地膜,能抗點災。可那些露天種的莊稼咋辦?
靠天吃飯的老理兒,一時半會兒還變不了。北邊的沙塵把剛開花的果樹打落了不少花苞,果農們心疼得直嘆氣。南邊的強對流天氣,又是雷暴又是大風,把晾曬的油菜籽都澆濕了。
“春脖子短,倒春寒”,可這都快夏天了,咋還整出這么極端的天氣?交通也跟著遭了殃,北方高速上好多貨車被側風吹得打擺子,司機們嚇得直冒冷汗。
南方的山區公路,時不時就有落石掉下來,嚇得游客們都不敢開窗。最愁的還是咱農家人,眼看著田里的活計一天一個樣,卻沒啥好法子。
地膜蓋得再嚴實,抵不過狂風卷沙;溝渠挖得再深,擋不住暴雨傾盆。有人說該提前看天氣預報,可老天爺的脾氣,有時候真是摸不透。
前幾天還熱得穿短袖,轉眼就冷得穿棉襖,這氣溫就像坐過山車。內蒙古的老張試著給幼苗搭防護網,可風太大,網子沒兩天就破了。廣西的老李在地里挖排水溝,可雨下得太急,水還是漫過了田埂。
這天氣鬧的,不光地里的莊稼遭罪,人的日子也不好過。
北方的沙塵天,出門得戴兩層口罩,不然沙子灌得滿嘴都是。南方的暴雨天,路上全是積水,稍不留神就摔個跟頭。
氣象部門天天發預警,可老百姓最關心的,還是怎么把損失降到最低。有人提議搞農業保險,可有些老人覺得花錢買保險不劃算,萬一沒事呢?
可真遇上這樣的災,沒保險又該咋辦?這賬算起來挺讓人糾結。
我個人覺得,這天氣越來越琢磨不透,咱農家人得多留個心眼。該搭的防護別偷懶,該買的保險別心疼,老辦法新法子都得試試。
南邊的雨還在斷斷續續地下,北邊的風也沒完全停下來。田里的莊稼還等著人去收拾,日子還得往前過。到底咋能讓老天爺少找點茬?
這問題一時半會兒沒答案。但有一點咱清楚,不管啥天氣,咱農家人的手不能懶,心不能慌。把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盼著老天爺給點面子。
這場怪天氣,給咱提了個醒:種地不容易,得多留幾手準備。
至于以后還會遇上啥樣的災,誰也說不準,但咱不怕,慢慢琢磨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