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游客小李攥著短袖站在風口,看著手機里37℃跳崖式跌到27℃。鄭州的太陽昨天還把柏油路烤化,今兒個就被冷風追著跑,24小時溫差15℃。內蒙古的駱駝在橙黃天地里打轉,阿拉善的直播博主舉著鏡頭直咳嗽:“沙子灌得比奶茶還稠!
”南方的雨也沒閑著,廣東清遠的泳池眨眼變成蓄水池,民宿張姐望著滿江雨水直嘆氣。中央氣象臺說貴州廣西這兩天要接200毫米雨水,北京半年的量全潑這兒了?
長沙高鐵站像煮開的餃子鍋,小王盯著晚點3小時的通知直跺腳,行李箱輪子都快被踩掉漆。武漢戶部巷的老劉最機靈,前晌還賣冰粉的推車,晌午就飄起姜茶香:“暴雨天喝這個,驅寒!
”西安大唐不夜城的漢服小姐姐們遭了罪,裙角剛被太陽曬暖,轉眼就被大風扯得亂飛,倒像從壁畫里跌出來的。氣象專家說這是冷暖空氣掐架,北方被蒙古冷高壓按住,南方水汽被副熱帶高壓推著往前沖,撞上就炸開了鍋。
種地的老張蹲在田頭吧嗒旱煙,往年“五一前后,種瓜點豆”,今年這忽冷忽熱的,秧苗怕要鬧脾氣。甘肅酒泉的快遞員頂著沙暴送貨,面罩摘下來能倒出半碗沙子,直念叨:“這哪是送貨,分明是給沙土當搬運工!”深圳寶安機場的旅客看著閃電劈向停機坪,手心攥出冷汗,航班取消的廣播一放,候車廳響起此起彼伏的嘆氣聲。
廣西漓江的竹筏工扯著嗓子喊:“救生衣都套牢咯!這雨點子砸下來,江面比平時野三倍!”張家界的景區公告牌不停閃爍,雷暴一來,玻璃棧道就得關門,好幾個旅行團當場改了行程。
農諺說“五月南風漲大水,六月北風海也干”,可今年五月的天,北邊南風卷沙,南邊北風帶雨,老輩人直撓頭。
我瞅著這天氣,最愁的還是地里的莊稼。
北方驟降溫,剛露頭的幼苗經不住凍;南方暴雨急,低洼的田塊怕要澇。天津的天氣預報連著幾天大風藍色預警,海邊的漁船都早早回了港,養殖戶盯著翻涌的海水直皺眉。
文山市前幾日還中雨轉陣雨,這兩天又晴間多云,氣溫像坐過山車,種地的人得跟著天氣來回折騰。
假期剩下的日子,不管是北方裹秋褲的,還是南方蹚水的,都把天氣預報當寶貝似的刷新。老天爺這場“冰火大雜燴”,讓咱見識了天氣的脾氣——說變就變,半點不帶商量。往后出門,甭管是旅游還是干活,都得把心眼多留幾分,跟著天氣的節奏走,比啥都強。
這天氣給咱上的課,比書本里的還實在:大自然的脾氣,咱們得服,更得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