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借調到上海世博局,開始了我3年多的世博人生涯。上海世博會是第一次以城市生活為主題的世博會,也是中國舉辦的首屆世界博覽會,7308萬人次的參觀人數創下了歷屆世博會之最。世博會期間,除了5.28平方公里的展覽園區和17000多場文藝活動外,包括一場高峰論壇和6場主題論壇在內的數十場高規格國際論壇也譜寫了新的歷史紀錄,更留下了《上海宣言》《上海手冊》《上海世博會志》等重要精神財富,而“世界城市日”的申設,就來自于《上海宣言》的倡議。
《上海宣言》是一份對上海世博會紛繁多元的展示、演出、論壇的高度提煉。2008年1月起,上海世博局組建專門工作團隊,籌備起草《上海宣言》,具體工作由論壇事務部負責。我作為議題策劃的負責人,承擔了《上海宣言》的專家召集與研討工作。由中方權威專家和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以及國際展覽局也成立了相應的起草小組。三方的專家團隊對《上海宣言》的各個部分開展了漫長的跨國界磋商與研討,并逐字逐句對宣言內容進行調整和修訂。尤其難忘的,是2009年11月26日上午,我們陪同楊雄市長到紐約聯合國總部與國展局秘書長洛塞泰斯和聯合國副秘書沙祖康會談。當天雪很大,聯合國總部門口排起了長隊,也沒有綠色通道。我們陪著楊市長排了很長的時間,才進入聯合國總部與洛塞泰斯和沙祖康會談。當天中午每個人都分到一塊比薩和一杯可樂,三位領導相談甚歡,當天就定下了宣言的主要內容,并一致決定要設立“世界城市日”這個國際日,作為上海世博會的精神遺產。
到了2010年上海世博會閉幕前,國內各部門以及部分國家總代表圍繞著是否將“世界城市日”這一倡議放入《上海宣言》有了不同聲音,磋商工作持續到2010年10月30日深夜。為了達成“最大公約數”,會場內的談判工作通宵達旦,在指定負責印刷《上海手冊》的印刷廠,兩份已校對過無數次并排好版的樣稿靜靜地停放在印刷機上,一份載有“世界城市日”倡議,另一份其他內容完全一樣,只是最后省去了倡議。從深夜到破曉,我一直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著前方的指示。終于,指令傳來,參展方總代表和國家有關部委負責同志均對此提議表示認同,按照帶“世界城市日”倡議的版本印吧!就這樣,3000份散發著油墨香味的《上海手冊》在高峰論壇舉辦前一個小時運到了世博中心,與會者大概都沒有想到,圍繞著宣言的產生和“世界城市日”倡議的發出,曾經有過多么令人難以忘懷的故事。
上海世博會結束后,上海市政府多次同外交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等相關部委進行了聯系和溝通。2012年4月,在國務院正式批準啟動申設“世界城市日”的相關工作后,住建部和外交部等中央有關部門均全力支持,并成立了一個跨部門聯合團隊來共同推動申設工作。作為團隊成員之一,我有幸前往聯合國人居署和聯合國紐約總部,參與了針對一些成員國的游說工作,其間親身感受了外交工作的不易,和中國日益增強的國際影響力。
經過各方持續不懈的努力,國際展覽局、聯合國人居署理事會和聯合國經社理事會先后通過決議,建議設立“世界城市日”。2013年12月6日,我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副代表王民大使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第68屆聯合國大會第二委員會會議,見證大會通過有關人類住區問題的決議,決定自2014年起將每年的10月31日設為“世界城市日”,并明確將“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作為世界城市日的主題,以推進全球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這是中國首次在聯合國推動下設立國際日,獲得了聯合國全體會員國的支持。
毋庸置疑,“世界城市日”的設立及其相關工作的開展,將大大提升國際社會對全球城市化進程的關注, 促進各國攜手應對城市化進程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推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和全球可持續發展,對于上海而言,這一國際日的設立,也是上海世博會精神的有效延續。為了推進城市日相關工作,經報國務院批準,2014年還在上海設立了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務協調中心,負責與城市日相關事務的組織協調、研究培訓和活動籌辦等工作。
世界城市日是上海世博會的最后一項工作,這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接力棒最終交到了我手上。從2011年至今,我緊緊跟隨著城市日工作轉換的步伐,先后在申設期間的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和申設后的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工作,后又到新成立的專門機構——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務協調中心任職,人隨事轉,始終沒有離開城市日工作的第一線。
原標題:《十日談 | 成鍵:從上海世博會到世界城市日》
欄目編輯:華心怡 文字編輯:史佳林
來源:作者:成 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