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
湄公河的晨霧還未散盡,河內老城區的街道已飄來法棍面包的焦香。來自四川的林陽站在三十六行街斑駁的騎樓下,望著手機里翻譯軟件跳動的字符,終于意識到自己面臨的困境,這個以 “摩托車王國” 著稱的國度,此刻每一句越南語都像加密的密碼。就在他準備向街邊咖啡攤老板比劃時,一個清亮的聲音從身后傳來:“需要幫忙嗎?我會中文。”
轉過身,他看見扎著高馬尾的青青,淡藍色奧黛旗袍上繡著細碎的蓮花,脖頸間掛著導游證在晨光里微微發亮。就這樣,一段注定難忘的旅程,在陌生城市的街角悄然啟程。
青青的出現像雨季突然放晴的天空,讓整個行程變得順暢而生動。她帶著林陽穿梭在胡志明小道的歷史遺跡間,用帶著臺灣腔的普通話講述越戰時期的故事;在會安古鎮的燈籠節,她教他把寫滿心愿的河燈放入秋盆河,看點點燭光隨波搖曳;在芽莊的海鮮市場,她熟稔地與攤主討價還價,轉身把省下來的錢換成兩杯滴漏咖啡,笑著說:“嘗嘗,這才是越南人的日常浪漫。”
二十天的朝夕相處,那些細碎的溫暖逐漸填滿了旅途的空白。林陽記得某個暴雨突至的午后,他們躲在峴港海邊的咖啡館里,青青指著窗外被雨水模糊的山茶半島,說起自己大學畢業后放棄外企工作,選擇做導游的原因:“我想讓更多人看到,越南不只是新聞里的樣子。” 她說話時睫毛上還沾著雨珠,像清晨荷葉上的露珠。
離別的時刻來得比想象中更快。簽證到期的前夜,兩人坐在芽莊的沙灘上,聽著海浪有節奏地拍打礁石。青青突然起身跑向路邊的便利店,再回來時抱著一個包裝精美的紙盒和牛皮紙袋。“到家再打開。” 她把盒子塞給林陽,眼睛卻盯著遠處的漁火。林陽鬼使神差地拆開包裝,映入眼簾的是一只透明玻璃杯,里面凝固著琥珀色的蠟。
“這是越南的‘時光蠟燭’。” 青青的聲音帶著不易察覺的顫抖,“當你覺得疲憊時,點燃它,蠟油融化后會浮現文字。” 她頓了頓,又遞過牛皮紙袋,里面是一疊照片 —— 會安古鎮燈籠下的合影、美奈紅沙丘上跳躍的身影、還有某個清晨在海邊不經意的抓拍,每張背面都用娟秀的字跡標注著日期和地點。
機場安檢口的電子屏閃爍著登機提示,青青的眼淚突然決堤。她像個孩子般緊緊抱住林陽,奧黛上的蓮花蹭過他的襯衫。“七天后就能辦落地簽......” 她哽咽著重復,而林陽只能笨拙地擦拭她的眼淚,承諾會保持聯系。直到登機廣播第三次響起,青青才松開手,用手背胡亂抹著臉,轉身跑進人群。
飛機沖上云霄時,林陽又一次翻開那些照片。照片里的青青或笑靨如花,或專注指路,每一個瞬間都在提醒他,這二十天不只是一場旅行。那只 “時光蠟燭” 安靜地躺在行李袋里,蠟面下隱約可見深色的紋路,像等待破譯的密信。
回到成都的寫字樓里,林陽時常會想起芽莊的海風,想起青青教他用越南語說 “謝謝” 時彎彎的眼睛。同事們調侃他曬黑了,只有他知道,行李箱深處藏著的,是一段跨越國界的朦朧情愫。當加班到深夜時,他總會望著窗外的霓虹,想起那只未點燃的蠟燭 , 或許某個加班的深夜,當蠟油緩緩融化,他會讀懂那段未說出口的話語,也找到重回越南的勇氣。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