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5月4日電(記者王自宸)“就業不用到處跑,工作就在家門找”。清晨,地處武陵山深處的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龍舟坪鎮合子坳村還籠罩在一層薄霧中,山路上,村民三三兩兩朝著村里的鄉村振興產業園走去。
“一個月能掙4000多元,收入還算不錯。”合子坳村一組的黃遠芳說。在園區湖北耶莉婭服飾有限公司,黃遠芳熟練操作著縫紉機,很快,一件反光背心就制作完成。“雖然每個月比外出務工少了1000多元,但是能照顧家庭,還節省了房租、交通費,能夠存下更多錢。”她說。
一旁的“00后”李劉洋操作縫紉機則要生疏得多,工廠技術員正手把手教他如何調整線跡寬度和長度。李劉洋說,大專畢業后一直沒有找到合適工作,“趁著年輕多學一門手藝也挺好,我也想從零工變成技工”。
村民在合子坳村鄉村振興產業園上班。新華社發
“家的溫暖、親人的牽掛,讓很多外出打工的老鄉有了告別奔波、與家人團聚的想法。”駐村第一書記邵進告訴記者,自2023年9月駐村以來,他走訪發現,由于大山里缺乏產業,很多村民只得外出務工。“上不能養老的、下不能顧小的”成了不少村民心中的痛。
邵進說,合子坳村雖在大山中,但距離長陽縣城只有10多公里,交通區位還算便利,村集體還有一些土地,產業發展也有空間。大家一商量,如果能在村里建個產業園,招商引進一些企業,既能幫助村民家門口就業,還能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想法雖好,但建產業園投入不少,資金問題怎么解決?邵進多方調研、撰寫報告,以駐村第一書記身份向上爭取項目資金。2024年6月,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規劃出資875萬元,在合子坳村建設鄉村振興工廠和農村能源替代項目。
為節省開銷,村干部帶領村民一起平整土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建設工作。建成的鄉村振興產業園配套建設的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沼氣發電以及儲能裝置可為工廠提供綠色備用電源,形成“停電不停工”的保障。
“我們希望找一些綠色、優質、用工友好的企業。”邵進說,規劃、建設園區期間,就有不少企業找上門來尋求合作,但先期選擇服裝企業進駐,主要考慮到企業用工門檻較低,適合更多村民應聘。
湖北耶莉婭服飾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國霞說,企業計劃在園區投資1000萬元建設工廠,目前一期車間已經投產,吸引了40多位村民在此務工。隨著后期車間逐步投產,預計年產值可達3000萬元,吸納就業超200人。
車間建進大山里、村民家門口就業,使得村里的人氣越來越旺、山村越來越靚。每當夜色降臨,大家在村口跳起歡快的廣場舞,“穩穩的幸福”讓人感到溫暖。
“村民實現了村口務工夢,村集體每年增收15萬元。目前,還有農副加工企業希望能入駐產業園,服裝廠也希望租賃剩下廠房擴大生產,咱們村民不愁沒活干。”合子坳村黨支部書記熊維維對村里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