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瑞典延雪平大學(J?nk?ping University)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最新新研究,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瑞典最高收入者與最低收入者之間的預期壽命差距已經擴大了三倍以上。該研究成果發表在了著名學術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研究人員分析了1962年至2021年間瑞典人收入與壽命之間的關系,結果顯示,這一差距在不斷拉大。在男性群體中,收入最低和最高者的預期壽命差距從1960年代的約3.5年擴大到2010年代的近11年;而女性的壽命差距則從3.8年增至8.6年。
研究結果表明,在過去的60年時間里,瑞典的收入差距和壽命差距都在不斷的擴大。然而,即使在收入差距縮小的時期,壽命差距仍然在增加。
延雪平大學的國際商學院的副教授Johannes Hagen說:“雖然近幾十年來收入不平等和健康不平等現象同時上升,但從1960年代初至1980年代末這段時期,瑞典的收入分配是有顯著的改善的,然而即使在那個時期,健康不平等仍在持續加劇。即使是國家福利的擴張,即公共開支的增加主要惠及低收入群體,也未能遏制健康差距的擴大。”
因此,研究人員認為,造成這種預期壽命的差距的,并不僅僅是金錢本身,可能是因為不同群體對健康信息的獲取和采納方式差異很大。例如,研究早期階段顯示,高收入群體曾比低收入群體消費更多的煙草和酒精,但這一差異隨著時間推移而縮小,如今吸煙在低收入人群中更為普遍。
斯德哥爾摩大學的教授 M?rten Palme解釋道:“我們的研究發現,不同收入群體之間在75歲之前的死亡率差距,特別體現在那些本可以通過預防性措施避免的死因上,比如改善飲食、減少吸煙、加強鍛煉。” 這表明,高收入群體不僅擁有更多資源,還更早更快地采納了健康生活方式,從而獲得了更長壽命的“回報”。
參考新聞:
https://www.svt.se/nyheter/lokalt/jonkoping/sa-paverkar-din-inkomst-hur-lange-du-lever
https://ju.se/forskning/nyheter/nyhetsarkiv/2025-04-22-skillnaden-i-livslangd-okar---rikaste-lever-over-tio-ar-langre-an-fattigaste.html
請關注北歐模式備用號“新北歐模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