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是二十四節(jié)氣里的“硬核擔當”,早在戰(zhàn)國時期就被寫進黃歷。古人用“斗指東南,維為立夏”來形容北斗七星的指向,這時候太陽直射點北移,北半球正式進入“加長版白晝”模式。你知道嗎?古代皇帝會帶著文武百官到南郊搞“迎夏儀式”,清一色穿紅衣服、佩紅玉,連馬和旗子都要染紅,比現(xiàn)在的網(wǎng)紅打卡還講究!這可不是為了拍照發(fā)朋友圈,而是老祖宗對“夏長”的敬畏——畢竟夏天莊稼長得快,收成好不好就看這幾個月了。
到了現(xiàn)代,雖然不用穿紅衣服,但立夏依然是個“分水嶺”。南方的朋友能明顯感覺到氣溫“坐火箭”,北方的小麥也開始灌漿,農民伯伯念叨著“立夏看夏”,心里盤算著今年的收成。這時候你要是去農村,說不定能看到曬得黝黑的漢子站在田埂上,手里捏著麥穗咧嘴笑:“今年麥芒直,收成才扎實!”
這些習俗,你家還在堅持嗎?
1. 秤人:江南一帶的老傳統(tǒng),立夏當天用大秤稱體重,司秤的人還會喊吉祥話。稱老人要說“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稱小孩則是“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這可不是單純的體重管理,而是老輩人對抗“疰夏”的智慧——夏天容易食欲不振,提前稱個體重,心里有個底。
2. 斗蛋:小時候最期待的立夏活動!把煮熟的雞蛋用彩線編成蛋套掛在脖子上,和小伙伴們碰蛋,誰的蛋最后不破誰就是“蛋王”。老人們說“立夏胸掛蛋,小孩疰夏難”,后來才知道雞蛋富含蛋白質,夏天吃能補充體力,比現(xiàn)在的蛋白粉還天然。
3. 嘗三鮮: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三鮮”組合。蘇州人吃櫻桃、青梅、麥子,無錫人啃黃瓜、杏子,杭州人則講究“三燒五臘九時新”,從燒餅、燒鵝到櫻桃、烏飯糕,恨不得把春天的鮮味全塞進嘴里。最絕的是南京的“水三鮮”——鰣魚、河豚、海螺,鮮得人眉毛都要掉下來!
這4樣東西,立夏不吃要后悔!
1. 立夏蛋:“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這句諺語可不是白說的。雞蛋性平,能補氣虛,尤其適合夏天沒胃口的人。我奶奶每年立夏都會煮一大鍋茶葉蛋,用八角、桂皮、醬油煮得黑乎乎的,蛋殼敲出裂紋,湯汁滲進去,咬一口咸香入味。現(xiàn)在條件好了,有人用艾草煮蛋,說是能驅蚊,你試過嗎?
2. 立夏面:北方人對面食的執(zhí)念在立夏達到頂峰。陜西人咥油潑面,山東人吃麻汁涼面,北京人拌炸醬面,一碗面下肚,額頭冒汗,那叫一個痛快!老輩人說“吃了立夏面,一天長一線”,意思是夏天白晝變長,要多干活。不過現(xiàn)在誰還靠這個計時啊,純粹是找個理由吃面罷了。
3. 烏米飯:南方的朋友可能更熟悉這個。用烏飯樹葉的汁水浸泡糯米,蒸出來的飯黑亮油潤,帶著淡淡的草木香。杭州人還會在飯里加赤豆、綠豆、黃豆,叫“五色飯”,圖個吉利。傳說吃了烏米飯,蚊子就不會叮,雖然沒科學依據(jù),但味道是真不錯!
4. 姜棗湯:這可是養(yǎng)生界的“隱形冠軍”!立夏開始,每天早上煮一碗姜棗湯,生姜帶皮切片,紅棗去核,加紅糖煮10分鐘。中醫(yī)說夏天陽氣浮在體表,脾胃容易虛寒,喝姜棗湯能溫中散寒。不過要注意,下午就別喝了,免得影響睡眠。
這3件事,立夏打死不能做!
1. 坐露天木頭:老一輩常說“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夏天雨水多,木頭表面看著干,里面全是濕氣,坐上去濕氣從屁股往骨頭縫里鉆,容易得關節(jié)炎。要是在公園看到有人坐木凳,記得提醒一句:“大媽,這木頭潮,別坐久了!”
2. 熬夜貪涼:夏天夜短,很多人喜歡熬夜追劇、吃夜宵。但熬夜最傷“心陽”,第二天容易心慌氣短。更要命的是,熬夜后猛灌冰啤酒、吃冰西瓜,冷熱交替刺激腸胃,搞不好就拉肚子。中醫(yī)建議最晚11點前睡覺,中午瞇個20分鐘,比喝十杯咖啡都提神。
3. 過早露腳踝:雖說“春捂秋凍”,但立夏后很多年輕人急著秀腳踝。要知道,腳踝是人體的“空調口”,風寒濕邪最愛從這里鉆進去。老輩人常說“寒從腳起”,尤其是女性,受涼容易痛經(jīng)。愛美的姑娘們,別急著脫襪子,再忍半個月又何妨?
立夏養(yǎng)生,記住這3個“一”
1. 一碗綠豆湯:夏天清熱解暑的“黃金搭檔”。把綠豆煮到開花,加冰糖晾涼,下午喝一碗,渾身舒坦。不過脾胃虛寒的人要少喝,免得拉肚子。
2. 一杯荷葉茶:用新鮮荷葉泡茶,清香提神。荷葉能解暑利濕,還能降血脂。記得用開水沖泡,別用保溫杯燜,不然會有怪味。
3. 一次慢運動:夏天不適合劇烈運動,散散步、打打太極拳最舒服。清晨或傍晚出門,微微出汗就好,既能鍛煉身體,又不會消耗太多陽氣。
這些冷知識,你絕對不知道!
1. 立夏蛋的“玄學”:古人認為雞蛋形狀像心臟,立夏吃蛋能“拄心”。所以煮蛋的時候,蛋殼不能破,破了就“不吉利”。不過現(xiàn)在誰還信這個?破了正好蘸醬油吃!
2. 立夏秤人的“暗號”:司秤的人喊的數(shù)字其實有講究。比如稱小孩說“秤花一打二十三”,“一打”是12兩,加上23兩就是35兩,合現(xiàn)代2斤3兩,正好是新生兒的體重,寓意孩子健康成長。
3. 立夏的“天氣密碼”:農諺說“立夏不下,犁耙高掛”,意思是立夏不下雨,接下來會干旱。不過現(xiàn)在氣候變化大,這句諺語也不太準了,但老輩人還是會念叨,圖個心里安慰。
立夏是夏天的“開幕式”,也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生活智慧。不管有錢沒錢,這“4要吃,3不準”記在心里,夏天才能過得舒坦。最后送大家一句諺語:“立夏吃個團,一腳跨過河”——愿你在這個夏天,身體倍兒棒,干啥都帶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