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蹲在院門口吧嗒旱煙,盯著天嘟囔今晚這雨咋帶潮氣。
村廣播晌起來,說明夜北部要下“狠雨”,還夾著雷暴大風和冰雹。鄉親們面面相覷,五月天冒冰雹,這天氣真是“說翻就翻”。今夜山東自西向東先落小雨,像老天爺先撒把水探探地。
雨絲輕飄飄的,沒風沒雷,走夜路的人倒不打緊,就是潮氣重得很。可到了明天下午,冷空氣帶著強降雨殺過來,專挑北部地區“使勁”。魯西北、魯東北還有半島地界,雷陣雨嘩嘩下,風刮得能掀屋頂,冰雹雖小卻砸人疼。
青島、煙臺、威海周邊,15毫米以上的雨區鋪開,河溝子怕是要喝飽水。種地的老李直嘆氣,地里剛出苗的玉米苗,能扛住這陣雹子不?
這場雨來得巧,旱了好些日子的地正等水,可這強對流又讓人提心吊膽。都說“立夏不下,犁耙高掛”,可下猛了又怕傷了莊稼,老天爺這分寸真難拿捏。
氣象上說是冷暖氣流撞一塊兒了,咱老百姓不懂那些,就知道天變得太快。今兒個風還穩穩當當的,明兒就能把樹刮歪,這天氣跟小孩兒脾氣似的。
更讓人琢磨的是,5月10號往后,內陸地區又要竄到30度,熱得跟“秋老虎”提前來了似的。前天下雹子,過幾天烤太陽,莊稼受得了不?
菜園子的菜可別曬蔫了。鎮上農技站早發了通知,讓檢查大棚加固門窗,可總有些老人舍不得花錢折騰。
去年鄰村就有大棚讓風掀了頂,菜苗全泡水里,那損失可不小。咱種了一輩子地,啥天氣沒見過?可這忽冷忽熱的,真是越來越摸不準。
都說“人算不如天算”,可提前防著點,總比事后抹眼淚強。就像村東頭王大爺,早把塑料布囤好了,說“寧可多備著,別等用了抓瞎”。
這天氣“兩面性”太明顯,一邊送雨水一邊添亂,全看咱咋應對。年輕人盯著手機看天氣預報,老人卻掰著指頭數農諺,各有各的法子。但不管啥法子,安全第一,莊稼毀了能再種,人要是出了事可找不回來。
我個人覺得,現在的天氣預報越來越準,多聽多信總沒錯,別硬扛。你說這五月天鬧冰雹,往后的天氣還會出啥“幺蛾子”?真讓人心里沒底。
但日子還得往前過,該澆水澆水,該防護防護,老天爺的臉咱管不了,自個兒的日子得管牢。末了說一句,不管雨大雨小,咱老百姓心里都有桿秤,盼的就是風調雨順、收成穩當。
這場天氣“硬仗”打完,不知道地里的莊稼能挺成啥樣,且走且看唄。但有一點錯不了,提前準備的人,總比臨時慌神的人,多幾分勝算。
就像老輩人說的“晴帶雨傘,飽帶干糧”,咱種地的,就得把心眼多往長遠里擱。這天氣的事兒,誰說得準呢?但咱能做的,就是把能想到的防備都做足,剩下的,交給老天爺。
說到底,種地靠天,可也靠人,人勤快點,總不會讓日子差到哪兒去。這場雨過后,希望地里的苗子能喝飽水,也希望鄉親們都平平安安,比啥都強。至于往后的高溫,咱早做打算,該搭棚的搭棚,該澆水的澆水,一步步來,總能挺過去。
生活嘛,就是這樣,總有風雨,也總有盼頭,咱老百姓,最不缺的就是這股子韌性。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