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茹萍老師是一位老知青,曾在江西省峽江縣插隊落戶生活了六年多,后來被推薦為工農(nóng)兵學員離開了峽江縣。插隊落戶期間,林茹萍老師愛上了一個淳樸善良的農(nóng)村小伙子,就是因為上了大學,一對有情人卻沒能成為眷屬。因為沒能信守諾言,林茹萍愧疚自責了好久,至今她還覺得對不住人家。
有關林茹萍老師的知青往事和情感生活經(jīng)歷,聽我慢慢給大家講述。
圖片來源網(wǎng)絡
1969年的春天,上海的梧桐樹剛剛抽出嫩芽,十七歲的林茹萍就和同學們一起乘坐火車離開了上海,踏上了前往江西峽江縣插隊落戶的征程。
經(jīng)過兩天兩夜的長途顛簸,當雙腳終于踏上峽江縣羅家灣的土地時,林茹萍才真切感受到了這片陌生土地的氣息。濕潤的泥土混著草木的清香,遠處連綿的青山在薄霧中若隱若現(xiàn),滿山的映山紅正迎春綻放。羅家灣三隊的隊長鄒建軍是個四十來歲的漢子,黝黑的臉上掛著樸實的笑容,他熱情地招呼著這些遠道而來的上海知青,忙前忙后為大家安排住處。
因為知青來得匆忙,羅家灣三隊隊部的那兩間破舊不堪土坯房子就成了知青們的臨時住所。那兩間房子墻面斑駁,屋頂蓋著茅草,屋里是用谷草打的地鋪。盡管居住條件艱苦,但林茹萍和其他七位知青還是能坦然接受。老表們紛紛送來蔬菜和腌制的咸菜,還有送凳子(竹凳)送雞蛋的,這些溫暖的舉動,讓林茹萍他們原本懸著的心漸漸落了地,他們也發(fā)自內心地感激老表們
安頓好了吃住的地方,知青們在家歇了兩天,就開始參加生產(chǎn)勞動了。當時正是春耕犁田耙田準備插秧的季節(jié),農(nóng)活比較忙,知青們也不好意思總歇著。既然是來接受再教育的,就得像那么回事。
剛參加生產(chǎn)勞動,林茹萍他們很不適應,不會使用農(nóng)具,不會干農(nóng)活,也沒有力氣。鄒隊長和老表們就耐心指導,手把手教知青們使用農(nóng)具,給他們安排輕松的農(nóng)活,讓他們慢慢適應。
耕耙完水田,緊接著就是插秧,知青們剛開始插秧沒經(jīng)驗,插在田里的秧苗歪歪扭扭不說,有的秧苗剛插下不久,竟然漂浮在了水面上。鄒隊長就耐心告訴知青們,要掌握好株距和行距,插秧苗時要抬頭看一下,不能歪歪扭扭的。還要掌握好深度,插得太淺秧苗就會歪倒漂浮起來。
在鄒隊長的耐心指導示范下,知青們總算學會了插秧,也慢慢掌握了插秧的技巧。后來學習干其他農(nóng)活,知青們也覺得容易了很多。
在羅家灣插隊落戶的日子里,林茹萍體驗到了從未有過的艱辛。每天天剛亮就要起床,跟著社員們下田勞作。插秧、割稻、挑糞,每一樣農(nóng)活都不輕松,手掌磨起了水泡,肩膀被扁擔壓得通紅。但她從不叫苦叫累,總是咬著牙堅持,心里想只要農(nóng)民伯伯能干的農(nóng)活,他們上海知青也能行。
三隊的記工員叫羅明剛,是羅家灣為數(shù)不多的初中生,不到二十歲的年紀,身形挺拔結實,長相也不錯。羅明剛很淳樸很善良,干活麻利,為人正直又熱心,他看到林茹萍干農(nóng)活時有些吃力,就默默地幫助她。插秧時,他會悄悄把林茹萍插得歪歪扭扭的秧苗扶正;割稻子時,他會以最快的速度把自己的稻子割完,回頭再來幫著林茹萍割稻子。往場院挑稻谷時,羅明剛也是一路小跑,然后再去迎接林茹萍。
起初,林茹萍只是單純地感激羅明剛的熱情,感謝他的幫助。漸漸地,她發(fā)現(xiàn)自己開始期待每天在田間與他相遇。她愿意和羅明剛一起干活,愿意聽他講述村里的古老傳說故事,每當看到羅明剛臉上燦爛的笑容,她的心里就會泛起絲絲甜蜜。而羅明剛,每次與林茹萍目光交匯時,都會羞澀地低下頭,滿臉通紅就像發(fā)燒一樣。
圖片來源網(wǎng)絡
日子在春種秋收中悄然流逝,林茹萍和羅明剛之間的感情也在不知不覺中日益加深。羅明剛家有什么好吃的,他都會偷偷送給林茹萍。林茹萍每次回上海探親,回來時都會給羅明剛帶一些上海的糕點糖果,她還送給了羅明剛一個帶蓋的搪瓷茶缸和牙膏牙刷。
記得是1974年秋后的一天,林茹萍跟著社員們上山撿茶籽,她不小心崴了腳,是羅明剛背著她走了幾里山路回到村的子。趴在羅明剛堅實的背上,感受著他急促的呼吸和心跳,林茹萍的心跳也跟著加速。那一刻,她終于明白,自己已經(jīng)深深地愛上了這個善良勤勞的農(nóng)村小伙子。
羅明剛雖然也發(fā)自內心地喜歡林茹萍,可他卻始終不敢正視這份感情。在他心里,林茹萍是城里來的姑娘,有著光明的未來,而自己只是一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nóng)民,給不了她幸福。每當林茹萍流露出愛意,他總是選擇逃避,把那份深情藏在了心底。
1975年初秋的一天傍晚,羅明剛來到三隊知青點,送給了林茹萍兩個煮雞蛋和幾個還沒熟透的橘子,林茹萍深情地對羅明剛說:“羅明剛,我是真心喜歡你,我想一輩子和你在一起,咱倆永遠不分離。”
羅明剛終于被林茹萍的誓言所感動,他有些羞澀地說:“只要你不嫌棄我,不嫌棄我是個農(nóng)民,我保證一輩子對你好!”
就在林茹萍和羅明剛墜入愛河的時候,羅家灣大隊突然得到了一個工農(nóng)兵學員的名額,通過老表們推薦選拔,林茹萍到縣里參加了文化課考上,她順利通過了考試和政審,成了羅家灣大隊的第一名工農(nóng)兵大學生。她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竟然會這么幸運。這個消息像一陣風,迅速傳遍了羅家灣。
得到林茹萍考上上海大學的消息,老表們紛紛為林茹萍高興,都表示祝賀,只有羅明剛躲了起來,一直沒看到他露面。林茹萍找到他,眼中含著淚水說:“明剛,我不想走了,我想留下來和你在一起,我不想離開你。”羅明剛強忍著心中的痛苦,臉上帶著不自然的微笑說:“茹萍,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你一定要去上海上大學,上海才是你的家,在那里你能有更好的生活。”
離別的日子一天天臨近,林茹萍和羅明剛都陷入了痛苦的糾結和矛盾中。他們相約在場院旁邊的那棵大樟樹下,林茹萍淚眼汪汪地說:“羅明剛,等著我,等我大學畢業(yè)了,我就回來和你結婚。”羅明剛點點頭又搖搖頭,難受地說道:“走了就不要再回來了,農(nóng)村怎么也比不上城市。你大學畢業(yè)就是國家干部了,我是農(nóng)民,我配不上你……”
帶著不舍和留戀,林茹萍離開了插隊落戶生活了六年多的羅家灣回到了上海,踏入了高校的大門。課堂上,林茹萍努力學習,課余時間卻總是忍不住想起羅家灣,想起羅明剛。她給羅明剛寫了好幾封信,卻始終沒有收到羅明剛的回信。
原來,羅明剛收到信后,只是默默地把信藏在枕頭底下。他覺得自己不能耽誤林茹萍的前程,與其讓她回農(nóng)村受苦,不如斷了她的念想。就這樣,羅明剛一直沒給林茹萍回信,兩個人也就此斷了聯(lián)系。
大學畢業(yè)后,林茹萍被分配到外經(jīng)委工作。在家人的強迫下,她認識了一位條件不錯的小伙子,兩人結了婚,過上了平淡幸福的生活。江西的羅明剛也在家人的催促下,娶了鄰村的姑娘,生兒育女,過著普通農(nóng)民的日子。
時間過去了這么多年,林茹萍還時時會想起羅明剛,會回憶起那段青澀而美好的知青歲月。林茹萍常常為自己沒能信守諾言而感到愧疚和自責,她和羅明剛未實現(xiàn)的約定,都永遠地留在了羅家灣的山山水水間,成為了她心中永遠的愧疚和遺憾,至今她還覺得對不住淳樸善良的羅明剛。
圖片來源網(wǎng)絡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當年的知青們早已各奔東西,羅家灣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但那一段青春歲月,那些純真的情感,卻永遠鐫刻在林茹萍的記憶深處,如同山間的映山紅,永遠綻放在她心里。
作者:草根作家(感謝林老師提供素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