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隆,剛走到樓下,天邊就傳來一陣轟鳴的雷聲。
正打算趁著還沒下快點騎車回家,突然一陣急促的手機鈴聲傳來。
“桃子老師,這孩子我是沒辦法了,好心為了她,到頭來反而是我的不是!”
“我的命怎么這么苦,嘔心瀝血養(yǎng)出這么個白眼狼!”
吐槽抱怨聲伴隨著天邊的轟鳴聲急促又不安。
電話里的媽媽是我接手的一個關于厭學孩子的家長。
她家兒子今年上六年級,面臨著小升初的壓力。
在媽媽看來,這個關鍵點孩子應該一心撲在學習上,爭取考一個好點的初中。
可事實上,她家兒子每次寫作業(yè)都要磨蹭到半夜。
給他檢查作業(yè)更是氣個半死,空白的、不會的、糊弄的作業(yè)問題一大堆。
更氣人的是,每次寫之前都會問他有沒有不會的,人家還一本正經(jīng)的搖頭。
結果呢?完成的作業(yè)不堪入目!
對此媽媽很是不理解,不會寫為什么不問?
甚至寧愿糊弄著來,也不承認自己不會的事實,他是六年級,不是不懂事的幼兒園小朋友!
媽媽氣得發(fā)脾氣大聲質問。
面對媽媽的怒火,孩子反而委屈地哭訴媽媽不尊重他,傷了他的心。
媽媽委屈的找我抱怨,憤怒的表示自己養(yǎng)了個白眼狼。
然而,在和她家兒子接觸后,感受與她完全相反。
小男孩很是聰明,很多東西一點就通。
作業(yè)也不是不會,只是媽媽的教育讓他很是煩躁,忍不住的與他媽媽較勁唱反調。
職業(yè)生涯中,遇到很多類似小男孩故事的案例。
究其他們的共同點發(fā)現(xiàn),他們的母親對他們的教育,不是簡單粗暴的打罵就是說教個沒完沒了。
沖突升級后,父母第一反應就是自己養(yǎng)了個白眼狼,孩子不知道感恩。
可問題是!
母親在家里的日常,就是孩子未來的模樣。
母親習慣傳遞什么樣的能量,孩子就會擁有什么樣的人生態(tài)度。
母親是什么樣的人,孩子往往就會走什么樣的路。
育子的過程,其實就是自我教育糾正的一個過程。
要想培養(yǎng)出一個出色的孩子,與其一味地講大道理,不如先讓自己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媽媽。
01
情緒穩(wěn)定的媽媽,是孩子一生的風水
網(wǎng)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美國華裔媽媽活生生把5歲女兒打死。
審訊時,媽媽一遍遍的強調:
“我不是故意的,我也不想做出這樣的事,但有時候就是沒辦法控制自己。”
“我承擔著很大的生活壓力,每天都要照顧餐廳的方方面。”
“自己只有兩只手,沒有四只手,沒有辦法顧及那么多。”
“想讓丈夫幫忙,可丈夫又對此愛答不理。”
“情緒崩潰的時候,5歲的女兒正好哭鬧不止,于成沖動的魔鬼讓我把拳頭揮向了女兒。”
可憐的小女孩人生還沒開始,就被母親活生生的剝奪了生命。
那一刻小女孩該是多么絕望和恐懼啊!
國外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研究母親的情緒與嬰兒情緒之間的關系。
實驗開始,母親一臉溫和的與嬰兒對話,孩子也開心的回應母親。
當母親擺著一張臉面對嬰兒時,孩子很快的覺察到了不對勁。
起初,小嬰兒試圖用自己的笑臉回應母親,可母親依舊擺著一張臉。
漸漸地小嬰兒開始委屈的看著母親,隨后更是大哭不止。
媽媽情緒里藏著孩子的未來。
一個平和溫柔的媽媽,可以讓孩子時刻看到生活的希望,再難熬的日子也能看到陽光。
一個喜怒無常的媽媽,通常讓孩子在擔憂和恐懼中長大,每一個日常里都遍布著陰霾。
02
三觀正的母親,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著名教育家井深大說:“父母的言行就是子女最好的教材,一流的父母造就一流的孩子。”
教育路上,為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三觀,就是送給他最好的禮物。
看過這樣一個視頻,引發(fā)全網(wǎng)點點贊,感動了不少人。
一個老人顫顫巍巍走進小吃店,老人先是一臉不好意思的問了下菜品價格。
知道價格后,最后老人只要了一份白米飯。
剛坐下老人就接到兒女的電話;
電話里老人告訴家人自己吃的很好,不用擔心他,還囑咐對方不要不舍得吃喝。
然而,整個過程都被一旁吃飯的一個女士看到眼里。
女士看出了老人的拮據(jù),心里既動容又心酸。
她悄悄地走到點餐處,為老人要了一份叉燒飯,并一再囑托店員不要說是她買的,就說店里做活動。
女士付出善意的同時,還保存了老人的尊嚴。
過了一會節(jié)目組走了過來,告訴女士這是他們做的一個實驗。
女士愣了下,隨即眼含淚水開心地對老人說:
“我很我開心你沒有遇到這樣的境遇,這樣我就放心了!”
女士的發(fā)言感動了眾多網(wǎng)友。
有網(wǎng)友感慨,這樣心善又三觀極正的姑娘,她一定是個幸福的媽媽。
是啊,父母有正氣,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大多也是寬厚和善之人;
打理出來的家庭通常都溫馨且充滿希望,家族自然也會積聚更多福氣。
03
精神富足的媽媽,是孩子最大的底氣
老一輩人覺女孩子讀大學沒用,純屬是浪費錢財。
對于這種說法,著名主持人楊瀾曾表示:
所謂差距就是,面對不富裕的家庭,讀過大學的人精神更富裕,盡管是貧窮的日子,但她們照樣把生活過成詩。
一個家庭里,媽媽精神富足,孩子內心溫暖,一家人的日子也會過得輕松自在。
寒門到底能否出貴子?面對這個問題,龐眾望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父親精神病,母親殘疾,他的人生開局就是天崩。
可就是這個家徒四壁的家庭,卻培育出一個高考狀元!
7年前,他憑借著優(yōu)異的成績逆襲考上清華大學。
7年后,他又手持多項專利技術,成為一名光榮的科研人員。
采訪中,他眼神堅定告訴記者,“這個時代年輕人的使命就是科研報國。”
他做到了,而且做的很好。
他的故事還在繼續(xù),但他的成就肯定不止眼前。
人們好奇龐眾望到底如何從天崩開局逆襲成功的?
當人們考究他的家庭時,才知道原來一切早有答案。
龐眾望不止一次提到自己的母親,每次說道母親他都眼含柔情、面帶微笑。
他說,母親對他影響很大,自己的成就也與母親的教育息息相關。
龐眾望的母親雖然沒有讀過書,但她非常崇拜讀書人。
平常不忙時,她都會讓兒子讀書給她聽。
每次聽兒子讀書,母親都一臉驕傲笑容燦爛地看著兒子。
龐眾望在一次采訪中說道:“母親雖然殘疾,但她從來沒有抱怨過生活,我又有什么值得抱怨的?”
這個偉大的母親,用自己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照亮了兒子前行的道路。
這個家庭雖然不富裕,但精神富裕的母親,卻留給兒子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常聽到很多父母抱怨孩子太過平庸、沒有上進心;
可他們卻從來沒有認真想過自己給孩子灌輸過哪些能量。
每個孩子生來都是一張白紙,最終會變成什么樣的人,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父母。
養(yǎng)育孩子,是一場修行。一個厲害的媽,抵得過所有偉大的教育。
一個家庭最高級的炫富,就在于拼命的內卷自己。
請記住,好的教育,就是和孩子并肩前行、不忘成長,一起遇見更優(yōu)秀的自己。
(圖片為網(wǎng)絡圖片,侵權請告知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