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天氣促相催,一夜薰風帶暑來。今天,我們迎來夏季第一個節氣——立夏。
斗指東南,維為立夏。山水間鋪排開的綠,是春天遺留的句號,也是夏天的主調。
立夏·盛春
立夏日,夏的面積約為80萬平方公里,而春的面積約為585萬平方公里。(以氣象學標準為計)
一年之中,什么時候春天的面積最大?不是清明,不是谷雨,而是立夏。確切地說,是立夏的三候(5月15日至20日左右)。所以,如果以平均氣溫來定義節氣,立夏或許應該改名為“盛春”更為貼切。
孟夏之時,人們常常感慨“無可奈何春去也”。但按照氣溫的標準,立夏到小滿時節,反而是春天疆域最全盛的時期。
立夏·養生
01
吃一蛋
蛋類相當于一個“微型營養庫”,是夏天快速補充身體所需營養成分的首選食物。
特別是夏天易出現心火旺,可以吃偏涼性的鴨蛋來緩解,它不但可以去心火,還可補充由于出汗較多所丟失的鈉鹽,恢復體力。
02
喝二粥
隨著空氣中濕度加大,人體也容易感覺沉重、困倦,因此,飲食上應注意益氣養陰,健脾除濕。給大家介紹兩款應季湯:
1.益氣養心粥:太子參30克、山藥30克、蓮子(蓮心)30克、粳米200克。上述材料洗凈后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水同煮至米爛粥成,溫熱服食。有健脾益氣,養陰清心的功效。
2.麥冬蘆根湯:鮮蘆根30克 (或干品用15克)、麥冬15克,放入杯中,倒入沸水,加蓋燜10分鐘即可飲用,也可一同煎水服用。對于夏季汗多、頭暈、咽干、煩悶、便秘等都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03
吃三鮮
1.莧菜:夏天的長壽菜莧菜
具有清熱解毒,除濕止痢,通利二便,利竅止血等功效。
一般在市場上見到的莧菜有紅、白兩種。《滇南本草》記載:“白者入氣,赤者入血。白動痰,赤破血。”意思是,紅色的莧菜能夠驅逐淤血,適合氣血不暢、有血瘀的人;白色的(根白葉綠)莧菜,能調暢氣機,適合有熱痰的人。
2.蠶豆:夏天的快樂豆
中國民間歷來有“立夏之日嘗三鮮”的習慣,嫩蠶豆就是其中之一。蠶豆能產生五羥色胺,吃了會讓我們心情變好。另外,它含有豐富的膽石堿,有增強記憶力的健腦作用,特別適合考生和腦力工作者食用。
3.蒜薹:夏天的抗菌菜
立夏之后,濕熱的雨水增多,人特別容易出現感染和腹瀉。蒜薹所含的大蒜素、大蒜新素,可以說是一個很好的“天然抗生素”。
蒜薹不宜烹制得過爛,以免辣素被破壞,殺菌作用降低;消化能力不佳的人最好少食蒜薹。
04
補四紅
夏季養心,紅色食物最適當。
1.西紅柿:西紅柿有清熱解毒、涼血平肝之效,酸味能起到斂汗、止瀉、祛濕的作用,可以預防流汗過多而導致耗氣傷陰,有助于健胃消食。
2.紅棗:紅棗的補血效果非常好,都說“一日食三棗,青春永不老!”夏天很多人經常感到疲勞,吃點紅棗就會有相應緩解。
3.櫻桃:櫻桃可以補心氣,養心血。夏食櫻桃不僅使血脈能夠暢通,還能溫暖心陽。
4.紅豆:古代李時珍把紅豆稱作“心之谷”, 既能清心火,也能補心血,可謂消腫利尿、補血、強心、健脾樣樣都行。
來源 || 人民網科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