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浪襲來,蟬鳴聒噪,一年中最“烤”驗人的三伏天殺到了!這并不是簡單的“熱”,怎樣才能平安度過呢?做好以下10件事,有助于平安度夏!一起來看看吧!
1.適度運動,生發陽氣
《黃帝內經》中說“夜臥早起,無厭于日”。
這里并非是指夏季厭惡太陽,不要暴曬,而是鼓勵順應天時,珍惜時光。
夏季到,別賴床,早點起,晨練宜"趕早不趕中",可以選擇清晨或傍晚相對涼爽時段,進行運動,不宜晌午運動鍛煉。
想象一下,古代大俠,為啥總愛在晨曦或暮色中練功?公園里打太極的大爺大媽,為啥總是起那么早?這就是“生發陽氣”的智慧!夏季適當的運動,能振奮陽氣,促進氣血流通。
2.飲食清淡,適當吃酸
夏天沒胃口?渾身黏糊糊?對付它,秘訣四個字:清淡飲食。
烹調方式宜清蒸、白灼、涼拌,少用煎炸爆炒。
可多吃當季新鮮蔬菜瓜果,如冬瓜、絲瓜、苦瓜、黃瓜、西瓜、綠豆芽等,它們大多性味甘涼或微寒,富含水分和維生素,能清熱解暑、生津止渴。
主食可適當搭配粥品,如綠豆粥、荷葉粥、薏米粥,易于消化吸收。
嶺南地區的人們,夏季一般喝粥,搭配特色的酸豆角、酸筍、酸辣椒、芋苗、紫蘇等,瞬間胃口大開!這并不是隨便搭配,暗合了中醫“酸能開胃醒脾”的道理。
一碗粥,喝出的是地理氣候逼出來的生存智慧,也是濃濃的人間煙火氣。
3.午間小憩,養心護神
中醫認為“午時心經當令”。在11點至13點之間,哪怕只有15-30分鐘的閉目養神或短暫睡眠,對滋養心陰、恢復精力都大有裨益,能有效緩解“夏打盹”的困倦感。
不過,也不宜貪睡過久,否則醒來反覺頭昏沉,精神更差。
4.汗后干身,更衣避風
夏天容易出汗。出汗后,首要之事是及時擦干身上汗液,尤其是后頸、背部、前胸等,這些易受風邪侵襲的部位。
剛運動完后,不宜馬上吹空調或風扇,尤其避免直吹。如需淋浴,也應待身體恢復常溫后進行,切勿滿頭大汗,猛沖冷水沐浴。
5.情志平和,靜養心神
老話說“心靜自然涼”,其實有一定的道理。越是炎熱,越要調攝心神,保持平和、愉悅、豁達的心境,避免劇烈爭吵和過度思慮。
心火平,則周身之熱亦能漸消。
在廣西鄉間,經??梢钥吹嚼先藗?,在榕樹下搖著蒲扇閑話家常,那份悠然自得,便是對抗酷暑的精神法寶。
古代文人怎么消暑?王維躲竹林里彈琴,蘇軾下雨天偷著樂“又得浮生一日涼”,都是“養心”的高手。修煉這份“心靜”的功夫,比什么物理降溫都持久。
6.冬病夏治,擇機而行
三伏天是“祛寒”的好時節!古人發現,對于那些一到冬天,就犯老毛病的人,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好機會!
為什么呢?因為炎熱的三伏天,自然界陽氣最旺,人體毛孔大開,人們正好可以借助自然界旺盛陽氣,祛除體內沉寒痼冷。
方法有很多,但是需在靠譜的醫師辨證指導下進行,切勿亂來。常用的方法有三伏貼(天灸)、艾灸、服用溫陽散寒的中藥湯劑等,但切勿自行盲目進補或治療。
7.草藥茶飲,本土智慧
兩廣地區涼茶文化底蘊深厚。金銀花、菊花、夏枯草、淡竹葉、車前草等草藥,簡單煎煮或泡水,清熱祛濕。
此外,街頭巷尾的涼茶鋪,一碗苦茶,喝的是嶺南人,千百年來對抗濕熱環境的堅韌,是“良藥苦口利于病”的生活哲學,更是化草木為神奇的生存智慧,也是夏日充滿市井煙火氣的風景線。
8.善用風物,自然清涼
在沒有空調風扇的古代,我們的祖先是“借風”的高手,看看那些老房子就知道了。
比如南方的鄉間老屋,常見高闊屋檐與通透回廊,穿堂風過,暑熱頓消。這是古人,結合地理氣候發明的“被動式降溫”,充滿建筑智慧。
城市中,清晨開窗通風,待日頭高升則關窗拉簾,輔以風扇流通空氣,減少對空調的絕對依賴。老祖宗留下的竹席、草席、藤枕等,這些天然材質做的好物,也是助眠的良伴。
9.居室通風,巧用空調
現代人離不開空調,但怎么吹才不傷身?古人的“調和”之道,放在今天一樣適用。早晚室外溫度相對較低時,應開窗通風換氣。
使用空調時,溫度不宜過低(建議設置在26-28℃),避免室內外溫差過大(最好控制在7℃以內)。避免空調冷風直吹人體,尤其注意保護后頸、腹部、膝部等部位。
當然,需要注意的是,應定期清洗空調濾網,防止細菌滋生。
10.關注預警,及時應對
三伏天氣溫高,降雨也頻繁,尤其是南方地區,雷陣雨頻繁。應密切關注氣象部門發布的氣象預警信息。在高溫、多雨預警時段,盡量減少外出,尤其避免在上午12點至下午3點,陽光最猛烈時進行戶外活動。
必須外出時,應做好周全防護,如戴寬檐帽、太陽鏡,穿寬松透氣的淺色衣物,涂抹防曬霜,攜帶充足飲用水和防暑藥等。
總言之,三伏養生,過的是日子,傳的是智慧。三伏天到,做好這10件事,有助于我們平安度夏。
對此,你又怎么看呢?歡迎留言分享,一起探討~
喜歡就點個贊,轉發分享吧,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
圖片來自網絡及AI繪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