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儲備貨幣地位受到質疑的背景下,資金從美元流出。亞洲貨幣在美元疲軟的推動下,正在經歷一輪強烈的漲幅。
周一,新臺幣周五以4%的漲幅領漲亞洲股市,創1988年以來最大漲幅;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升穿7.20關口,為去年11月以來首次,日內漲超100點;港元連續第二天觸及交易區間強方。
- 美元指數下跌0.31%,現至99.74。
- 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升穿7.20關口,為去年11月以來首次,日內漲超100點。
- 港元連續第二個交易日觸及其允許交易區間的強端,盤中一度升至區間上限7.75,此后抹去漲幅,目前在7.7507附近基本持平。
- 新臺幣兌美元盤初上漲4%,漲破30關口,達到1美元兌29.835元新臺幣,為2023年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也為連續第六個交易日上漲。今日漲幅也創下1988年以來的最大漲幅。上周五,新臺幣匯率兌美元單日強勢升值逾3%。
- 馬來西亞林吉特兌美元漲1%,至去年10月份來新高。韓元和泰銖均飆升超過1%。
- 美股期貨跌幅擴大,納斯達克100指數期貨現跌超0.9%,標普500指數期貨跌0.8%,道指期貨跌近0.7%。
- 臺灣證交所加權股價指數跌幅擴大至2%。
- 現貨黃金上漲0.62%現至3260.54美元/盎司。
特朗普反復無常的關稅政策加劇了市場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投資者對持有美國資產的意愿正在減弱,投機交易者對美元的看空程度達到了自9月以來最高水平。
彭博數據顯示,衡量亞洲地區貨幣表現的指標在周五飆升至2022年以來最高水平,而衡量新興市場外匯回報的指標則創下歷史新高。Jefferies的全球外匯主管Brad Bechtel表示:
“解決貿易緊張局勢的自然方式是通過美元的貶值,因此,押注美元對亞洲貨幣的下跌可能是有意義的。”
新加坡銀行指出,在貿易談判樂觀預期的推動下,中國臺灣出口商拋售美元以及壽險公司外匯對沖操作的力度進一步加大,從而推動新臺幣兌美元強勁升值;中國臺灣“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的干預力度減弱,可能也是新臺幣上漲的原因之一。
港元連續第二個交易日觸及其允許交易區間的強端,盤中一度升至區間上限7.75,此后抹去漲幅,目前在7.7507附近基本持平。
美元指數下跌0.31%,現至99.74。
現貨黃金上漲0.62%現至3260.54美元/盎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