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面包夾知識
編輯|面包夾知識
?——【·前言·】——?
在歷史上有許多奇聞軼事流傳至今,其中康熙年間發生的一起 “詐尸案”,堪稱離奇詭異。
這事并非出自虛構的鬼怪小說,而是被清代著名學者錢詠記錄在了《履園叢話》第一卷里,真實地發生在康熙五十三年(公元 1714 年 6 月 2 日)。
一個原本很受康熙重用的人,被下令處死,“尸體”半夜還從棺材里坐起來,她被挖掉的眼睛、割掉的耳朵,血跡還在。
?——【·前言·】——?
清朝官場上有不少為害一方的人,有些是官員,有的則是官員的家人與長隨,這些家奴之流橫行霸道,狐假虎威,民間畏懼又痛恨。
對于這類人的處置方式卻很草率,一般都是主子倒臺以后,在他們主子的罪名上加一句“家奴逾制”等罪名。
在清朝的官場上求人辦事、買官賣官的中間,就有家奴作為“中間人”,他們在官僚體系中占據一席之地。
康熙朝后期,官場逐漸變得文恬武嬉,貪污之風盛行,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有一個人靠著特殊的關系,在官場中平步青云,他就是噶禮。
噶禮的媽媽是康熙帝的乳母,因此,他和康熙算得上是 “同乳兄弟”,這份特殊情誼,讓康熙帝對噶禮格外重用。
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帝親征噶爾丹時,噶禮負責督運軍糧,在陛見時,他應答得體,給康熙帝留下了好印象,從此仕途順遂。
康熙三十八年,噶禮被實授為山西巡撫,也正是從這時起,他開啟了自己的貪污生涯。
短短四年時間,他就已經 “貪婪無厭,虐吏害民,計贓數十余萬”,他的貪得無厭不是沒有人發現,彈劾他的奏章跟雪花般送往朝廷。
面對御史們接二連三的參奏,康熙帝卻始終沒有派人去審查,只是一次次下旨讓噶禮明白回奏,這無疑是給了噶禮狡辯的機會。
到最后,連吏部都看不下去了,提出應該派大臣去調查審理,可康熙帝依舊不答應,這么折騰來折騰去,最后參奏噶禮的御史反倒被革職了。
終于,他的惡行遇到了阻礙,擋住他去路的人叫張伯行,康熙五十一年二月,時任江蘇巡撫的張伯行上疏彈劾噶禮,說他在上一年的江南鄉試中徇私舞弊。
這次彈劾引起了軒然大波,一來,科舉舞弊最容易激起士子們的不滿,極有可能引發大案;
二來,張伯行是康熙朝有名的清官,他對官場腐敗深惡痛絕,而且秉性耿直,是個誰都不敢輕易招惹的 “刺兒頭”。
他與噶禮這一較量,自然吸引了天下人的目光。
?——【·整治噶禮·】——?
康熙剛開始還想維護噶禮,可沒想到,有個本應最維護噶禮的人,卻站出來支持張伯行了,這個人就是噶禮的母親,也就是康熙的乳母。
噶禮的母親 “不喜禮之所為”,張伯行彈劾噶禮的時候,有一天老太太去孝惠章皇后處問安,正好遇到康熙。
康熙詢問她噶禮的所作所為,以及與張伯行產生矛盾的緣由,老太太便直言兒子的貪腐行為,還為張伯行喊,康熙帝了動容道:“其母尚恥其行,其罪不容誅矣!”
噶禮得知母親的這番話后,不但不思悔改,反而犯下了一件駭人聽聞的罪行,他指使家人在飯菜里下毒,企圖毒死自己的母親。
好在老太太命大,沒有被毒死,她踉踉蹌蹌地跑到都察院去告狀,在古代,“不孝” 可是被列入 “十惡” 大罪的,屬于 “十惡不赦”。
可想而知,當朝野得知噶禮毒殺母親這一消息時,是何等的嘩然,康熙氣得差點掀了龍案,立刻將噶禮關進了刑部大牢。
隨后,又查出噶禮貪污的巨額財產,看到 “查抄清單”,康熙帝厲聲責問滿朝文武,說此等惡行怎么沒有人早點上奏?
可這話多少有點不講理了,從噶禮開始貪污起,前前后后彈劾他的奏章就沒停過,要不是皇上一直維護,他何至于發展到如此地步?
康熙一怒之下對噶禮的處罰也很中,要求將雙眼挖出,再把兩個耳朵割下來,然后斬首。
康熙的處置手段可謂非常殘酷與可怖,但細細想來,噶禮的 “犯罪升級”,追根溯源,始作俑者恰恰是康熙本人。
設想一下,假如康熙一開始就不以人情取代法制,在噶禮貪污之初就加以懲處,他頂多也就是被流放邊陲或者坐幾年大牢,絕不可能落得如此凄慘的下場。
誰也沒想到,康熙的一絲善念,卻讓噶禮找到了逃生的機會,行刑之前,康熙突然下旨 “賜帛”,將死刑從斬首改為絞刑,想讓噶禮落個全尸。
噶禮察覺到了生機,就賄賂監絞官,讓他在自己還沒端起的時候就裝到棺材里,等著天亮再偷偷運出去。
可誰能料到,意外發生了,刑部大牢里,關押著上百名囚犯的四間老監房,六月炎熱天氣蒸騰下,牢房里彌漫著各種難聞臭味。
有個腿腳快的,還專門跑到前門外門框胡同買了復順齋的醬牛肉下酒,幾個獄卒正喝到微醺之時,突然,隔壁屋里傳來了動靜。
他們提著油燈,小心翼翼地摸到了隔壁屋,在四壁間照來照去,卻根本沒看到什么作亂的老鼠,只有噶禮的棺材。
天氣炎熱加上身體上的劇痛,讓噶禮難以承受,于是等不到天亮,反而在午夜時分就醒了。
深更半夜,棺材里突然坐起一具 “尸體”,面色慘白,眼睛和耳朵里還都帶著血,一旁的刑部的獄卒都被嚇壞了,監絞官更是恐懼,被人發現自己收錢辦事肯定難逃一死。
監絞官腦筋一轉,這事不能傳出去,連尸體帶棺材一起燒了,這一下,等于直接把噶禮當成僵尸處置了。
康熙帝得知噶禮 “詐尸”的事情,有點驚詫,說了一句:“這奴才還挺命硬的啊!”
?——【·結語·】——?
一個原本受重視的人,因為貪污受賄加上不孝被處死是罪有應得,其母親的大義滅親也許是康熙爺痛下殺手的關鍵。
清朝的制度和復雜的局勢,也讓他們走向了滅亡。
參考:
北京日報:清代官場上家奴與長隨:搜刮民財、為害一方是主流 2016-07-04
北京晚報:康熙年間"詐尸案":棺材里坐起"尸體" 眼和耳掛著血 2015-06-0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