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儒家思想在中國產生,影響遍及中國周邊區域,形成一個儒家文化圈。除了中國之外,日本、韓國也非常典型。
近日,何祚庥參與了一個話題討論,即關于儒家思想的影響是弊大于利還是利大于弊的問題。而何祚庥的觀點是弊大于利。
何祚庥觀點是否正確,可能有待商榷,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放在清末、民國時期,何祚庥的觀點肯定能得到很多支持。
在民國時期的仁人志士,大都是認為儒家思想弊大于利的,認為儒家思想導致中國落后于西方,所以新文化運動反孔非儒。
何祚庥現在對儒家思想利弊的評論,其實也還是站在科技發展的角度說的。何祚庥的意思,儒家思想不適應于科技發展。
因此,何祚庥提出,對于儒家思想,要選擇其中一些有用的思想,用于今天的新社會。去粗取精,這種說法當然沒問題。
然而對于何祚庥的觀點,有一個大聰明出來反對了,這就是大詩人占國興。占國興一向反對何祚庥,可以說是逢何必反。
占國興說,“何祚庥先生的觀點能經得起我三問嗎”,于是向何祚庥提出三個問題,于是就暴露了自己的無知和天真。
來看占國興的第一個問題:
如果儒家思想弊大于利,為什么獨尊儒術的中華文明在古代一直領先全球?
看來占國興不知道,中國古代從來沒有什么真正的獨尊儒術,中國古代從來都是各種思想并用的。
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實際上并沒有被完全采納,漢代是漢宣帝所說的“霸王道雜之”。
自漢代以后的歷朝歷代,對社會的治理,都有道家思想、法家思想的深刻影響,并不是真正的以儒治天下。
宋代趙普所謂的“半部論語治天下”,也不是完全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實際上,儒家思想只能在盛世的時候安天下。
王莽這個書呆子用儒家治理天下,可惜處在亂世,連安天下都做不到,何談治天下?即便是王莽,也是儒表法里。
而且占國興的這第一個問題,邏輯上也是荒謬的:既然儒家思想讓中國古代遙遙領先,后來怎么又落后了呢?沒有儒家思想的歐美怎么能超過了中國呢?
不過,占國興的腦子,顯然想不到這里。
來看占國興的第二個問題:
為什么有儒家文化的當代中國復興了,沒有儒家文化的歐美不斷走向衰落?
這個問題,與上一個問題的謬論是一樣的,幾乎完全相似,但卻更加顯出占國興的可笑,居然認為中國的復興是因為儒家文化,這真是無知到家了。
須知,推翻腐朽糜爛的晚清政府,推翻帝國主義殖民統治,打敗日本帝國主義,趕跑代表大資產階級利益的蔣家王朝,建立新中國,靠的絕不是儒家思想。
而社會主義建設,實現工業化,改革開放以至于今的經濟、科技、軍事的迅速發展,即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靠的更不是儒家思想文化。占國興居然不懂?
這里也不妨反問占國興:第一,有儒家文化的當代中國復興,前提是不是有儒家文化的中國落后過?第二,沒有儒家文化的歐美走向衰落,前提是不是沒有儒家文化的歐美先強大過?
來看占國興的第三個問題:
何祚庥先生說要選擇有用的思想,是想用實用主義和工具屬性的東西代替詩和遠方嗎?
這個問題,充分表現出占國興的天真,像個幾歲的孩子一樣,大腦里滿是浪漫的童話世界,恐怕不知道小麥長什么樣,不知道雪和面粉的區別,談論儒家思想居然說起了詩和遠方。
儒家思想,關注的是現實世界,是天下興亡,是社會秩序,是人民生活,這全都是實用主義的,儒家思想本來就是治理社會的一個工具而已。儒者都是現實主義者,不是浪漫主義者。
大詩人占國興,沒看過寫出什么好詩來,沒想到詩人氣質還是有的,然而“詩和遠方”是吃飽飯之后才有心思想的,當肚子餓得咕咕叫的時候,只能低頭看肚子,而無心抬頭看遠方。
最后說一下我對儒家思想的兩點認識吧。我認為,儒家思想有兩個重要之處:第一,積極進取的用世精神與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擔當;第二,構建各安其位、各司其職的社會秩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