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字訣”是以中醫的陰陽、臟象、經絡為基礎,通過吐氣發音調整氣息的運行,對內氣和臟腑功能都有好處的吐納法,也是國家體育總局大力推廣的健身方法。
六字訣運用呼吸吐納配合默念噓(xū)、呵(hē)、呼(hū)、呬(sī)、吹(chuī)、嘻(xī)六種字音,來調整肝、心、脾、肺、腎、三焦氣機,達到強壯臟腑、祛除病邪、常練還有益壽延年的作用。
這項功法看似簡單,實則凝聚著中醫“氣機學說”的養生智慧,被藥王孫思邈稱之為“長壽之法”。
六字訣,載于《養性延命錄》,與五臟對應的關系為:“呵→心,呬→肺,噓→肝,呼→脾,吹→腎,嘻→三焦”。
《四季卻病歌》中記載:“春噓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閑,秋定收金肺潤,腎吹惟要坎中安,三焦嘻卻除煩熱,四季常呼脾化餐,切忌出聲聞口耳,其功尤勝保神丹。”
常念六字訣,養出健康五臟
“噓”字訣,通肝氣
明目、穩定情緒、改善失眠
噓字訣可以舒肝、平肝。肝和氣機最密切,肝主疏泄。配合兩目圓睜,噓字還有明目功效。
春季易出現情緒波動、失眠等問題,很可能與肝膽經循行不暢有關,練習“噓”字訣還能幫助舒緩情緒、改善失眠。
方法:兩手放于腰間,向左旋轉腰部,伸出右手向前伸,念“噓”字,這時要注意眼睛看著手掌。
手慢慢收回到腰間,再向右轉,伸出左手念“噓”字,最后復位。反復做6次,每天2組。(發音時小腹微微向外鼓起,吸氣時小腹慢慢收回)
“呵”字訣,補心氣
保護心臟,清心瀉火、緩解焦慮心煩
呵字訣可以保護心臟,清心瀉火,能調節心臟功能。發呵字音的目的是,將心火向下引。
當壓力過大、情緒緊張、過度焦慮造成心火過旺、心神失養時,就可以用“呵”字訣幫助緩解。
方法:兩臂從體側緩緩上抬,手心向上至胸前。翻掌下插至小腹前,同時呼氣發“呵”聲。(發音要低沉、震顫,有穿透力)
“呼”字訣,健脾氣
補益脾氣,改善脾虛、腹瀉、腹脹
“呼”字具有泄出脾胃之濁氣、調理脾胃功能的作用,能幫助運化,改善脾虛、腹瀉、腹脹等癥。
方法:雙腳分開與肩同寬,把手放在腹前約10厘米的位置,緩慢下蹲,手向前撐成圓形,嘴說“呼”,起身恢復站姿,注意呼氣時要鼓肚子。
重復6次,每天2組。(嘴唇要呈圓筒狀發音)
“呬”字訣,補肺氣
宣發肺氣,排肺中濁氣,緩解胸悶氣短
“呬”可以泄出肺之濁氣,能調理肺臟功能。如果出現咳嗽、胸悶氣短等問題,可以用“呬”字訣改善。
方法:兩腿分開與肩同寬,兩手在肚臍前逐漸向上抬到乳腺位置,然后立掌夾肘,仰頭縮項,使勁往后頂,雙手向前慢慢往前推,口說“呬”字。
之后,雙手外旋,掌心向里,逐漸站起,雙手回到胸部約10厘米。重復6次,每天2組。(舌頭輕輕抵住下牙內側,發音時,會感覺舌頭有微震顫感)
"吹" 字訣,補腎精
改善腎功能、充盈腦髓、提升記憶力
吹字訣具有泄出腎之濁氣、調理腎臟功能的作用,可以用于腰腿無力或冷痛、目澀健忘、潮熱盜汗、頭暈耳鳴、男子遺精或陽痿早泄等癥。
方法: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抬起,兩手向后滑成弧形,撫摸到后腰部。
然后向下滑慢慢下蹲,嘴說“吹”,兩手屈肘向前,虎口相對,逐漸收回起身。重復6次,每天2組。
"嘻"字訣,通三焦
調理三焦,改善胃腸動力下降、打嗝
“嘻”字有疏通少陽經脈、調和全身氣機的作用。能改善因氣機不通所致的腹脹、打嗝、排氣等癥。
方法:雙手從體側上提至胸前,掌心向上。翻掌下按至肚臍,同時呼氣發“嘻”聲。下按時呼氣,上提時吸氣。
(嘻是牙音,發音時齒要微張,舌抵下顎,氣從兩側槽牙邊發出,從而形成特定口型,刺激三焦)
參考文獻:
[1]司欽如. 六字訣. 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2013.
[2]鄭信團, 涂人順, and 張國璽. "六字訣對中老年人機能的影響的研究." 全國中西醫結合養生學與康復醫學學術研討會 2006.
[3]馬孟昌. "六字訣養生法與祖國傳統醫學." 中國氣功 10(1999):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