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紅教授:血糖高的人,這個地方會凹陷!
楊小紅,廣州三甲醫院糖尿病醫師,從事中醫和中西醫結合內分泌、糖尿病、腎臟疾病工作近四十年。現定期在廣州宏韻中醫館坐診。
現代生活中,食物種類豐富,人們日常飲食復雜且多含刺激性成分,這不僅影響了身體的正常代謝,也成為了糖尿病潛在的風險因素。那如何判斷是否血糖高呢?觀察舌頭變化是一個簡單而有效的方法:伸舌時若發現舌體胖大、舌苔干燥或厚膩,以及舌面不平滑,尤其是舌中部位凹陷等現象,這些都可能是體內氣血運行不暢、脾胃功能失調的表現,也暗示了糖尿病的風險正在悄然逼近。
針對上述情況,今天我就分享一個中成藥——補中益氣丸,源自宋代名醫李東垣的醫學名著《脾胃論》中記載的“補中益氣湯”,具有調理脾胃、益氣升陽的功效。
為什么說補中益氣丸能夠調理糖尿病呢?方中黃芪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而且黃芪多糖可改善胰島素抵抗,促進糖代謝,并保護胰島β細胞功能,降低氧化應激損傷。黨參補脾益肺、生津養血,增強脾胃運化,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氣血虧虛狀態;白術健脾燥濕、止瀉,緩解糖尿病性腹瀉,穩定血糖波動。炙甘草調和諸藥,兼補脾益氣,其抗炎、抗氧化作用可減輕糖尿病并發癥的炎癥損傷。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改善糖尿病微循環障礙,緩解肢體麻木、疼痛等神經病變癥狀;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促進胃腸動力,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食欲不振、腹脹等消化問題。升麻升舉陽氣,緩解內臟下垂(如胃下垂),其抗炎作用可減輕糖尿病相關炎癥;柴胡疏肝解郁、升舉陽氣,調節糖脂代謝,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情緒障礙及代謝紊亂。
下面結合一則醫案來看看。彭女士,66歲。自訴已經患有糖尿病6年多了,一直在吃降糖藥和注射胰島素,可即使在這么多的藥物作用下,血糖還是降不下來。空腹血糖高達11.2mmol/L,氣短乏力、口渴多飲的癥狀也沒有改善,甚至還出現了腹脹、視物模糊、視力下降的癥狀。想要嘗試中藥調理,于是經朋友介紹來我處就診。刻診:面色無華,舌體胖大,舌中凹陷明顯,舌苔薄白而干。綜合情況辨證為脾胃氣虛,氣血兩虛導致的糖尿病,擬補中益氣湯加減化裁。
開方:炙黃芪、柴胡、川芎、生地、木香、炙甘草、白術、升麻、陳皮等。按上方服用14劑后,患者表示血糖有明顯的下降,氣短乏力、口渴多飲等癥狀也有所緩解。于是我根據患者的情況,在原方基礎上做了調整。調理2個月后,患者復查空腹血糖5.5mmol/L,其他不適癥狀也基本消失,整個人都精神多了。于是我叮囑她續服此方,以鞏固療效,調理體質,增強抵抗力。
隨訪至今,不適癥狀未再復發,血糖穩定在6.1mmol/L以內,也沒有并發癥。中醫提醒:對于舌中凹陷、舌體胖大,伴有糖尿病相關癥狀的人群,補中益氣丸作為補中益氣湯的中成藥形式,可作為輔助調理之選。然而,糖尿病的復雜性要求患者必須全面評估自身狀況,切勿僅憑舌象自行用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