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麓,臨安城內,有一座以吳越文化命名的博物館。
這是一座新落成的博物館,2024年10月1日開業。這座占地6200平方米的文化殿堂,承載著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907-978年)的千年文明密碼。
吳越文化博物館將散落于浙江各地的吳越文化印記,古塔、寺廟、家譜……將這些零碎的記憶匯聚成了一幅完整的歷史畫卷。
吳越國雖存世僅72年,卻在五代十國的亂世中開辟了一片“東南樂土”。三世五王秉持“保境安民,善事中國”的國策,不僅護佑江南免于戰火,更以繁榮的經濟、精湛的工藝和開放的氣度,為宋韻文化的興起埋下了伏筆。
然而,這段歷史長期隱于正史的邊緣,吳越文化博物館的落成使這段“被低估的文明”真正走入大眾視野。
吳越文化博物館依托臨安作為吳越國發祥地,匯集了350件(套)文物,其中150件為國家一級文物,更有三件鎮館之寶被列入《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
這里不僅是全國首個系統展示吳越國史的專題博物館,更是一座以秘色瓷為核心的百科全書,講述著千年前江南大地的文明傳奇。
鎮館之寶:觸摸千年文明的溫度
秘色瓷褐彩云紋熏爐、秘色瓷褐彩云紋蓋罌和秘色瓷褐彩云紋油燈是博物館的三大鎮館之寶。
秘色瓷褐彩云紋熏爐
這些文物釉色潤澤,質地細膩、青翠,紋飾生動、規整、秀美、典雅、端莊大氣。特別是秘色瓷褐彩云紋熏爐,通高66厘米,出土于錢镠母親水丘氏墓,堪稱吳越國秘色瓷的巔峰之作。爐體采用罕見的釉下褐彩工藝,云紋如墨色流淌于青瓷之上;蓋頂的蓮花鈕與爐身的鏤空雕刻相映成趣,既顯佛國莊嚴,又透江南靈秀。這件器物不僅是吳越國崇佛禮制的見證,更因其融合鏤刻、陰刻、釉彩等復雜工藝,被譽為“千年窯火鍛造的立體詩歌”。
秘色瓷褐彩云紋油燈
除了三大鎮館之寶,還有錢镠金書鐵券、秘色瓷海棠套組、水晶獅子等文物值得鑒賞。
錢镠金書鐵券原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內通過多媒體技術重現了這份“免死金牌”的傳奇。公元896年,唐昭宗賜予錢镠的鐵券以純金鑲嵌詔書,記載其平定董昌之亂的功績。這份現存最早的丹書鐵券,不僅是中原王朝對吳越政權的認可,更暗含“保境安民”國策的智慧——以臣服換取自治,以和平守護文明。
錢镠金書鐵券
秘色瓷海棠套組堪稱全球孤品。器型如盛放的海棠,釉色似春水凝碧,薄胎透光的質感印證了“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的盛譽。這套茶具的出土,顛覆了學界對秘色瓷用途的認知,將吳越國貴族“焚香點茶”的風雅生活具象化。
拇指大小的水晶獅子,以圓雕技法展現幼獅撲球的憨態。透過放大鏡可見毛發纖毫畢現,爪牙肌理分明,印證了吳越國玉石雕刻的登峰造極。這件萌態可掬的“網紅文物”,恰是亂世中江南工匠心無旁騖、追求極致的縮影。
水晶獅子
三大展廳:解碼東南樂土的文明基因
吳越文化博物館有三層展廳。
第一展廳以“吳越國歷史風云”為主題,沙盤復原了錢镠營建的“江南第一城”,護城河與坊市格局暗含軍事智慧;捍海石塘模型再現“錢王射潮”的傳說,展現古代水利工程的奇跡;《宋太宗賜錢俶誓書》原件,見證“納土歸宋”的歷史瞬間,詮釋“不廢干戈護山河”的大義。
秘色瓷
第二展廳以“文物里的文明密碼”為主題,有大量秘色瓷矩陣,這些器物用途引發無限遐想。
還有就是海洋文明展廳,西域風格的刻花玻璃盤、波斯紋樣的銀盒,印證吳越國"海上絲綢之路"的繁盛。
婆留井
如今,博物館本身即是吳越文化景觀帶的樞紐,成了臨安的文化地標。周邊東行可訪錢王出生地“婆留井”,西邊有功臣塔俯瞰臨安全貌;還有衣錦城遺址公園,將開放的考古現場,重現吳越國都城的市井煙火;錢王陵公園里的錢王祠刻印下了吳越國的歷史回響,處處皆是歷史的風景。
功臣寺遺址
參觀Tips: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錦城街道天目路800號。
開放時間:
旺季(5-9月)9:00-17:00(16:30停入)
淡季(10-4月)9:00-16:30(16:00停入)
預約:關注"吳越文化博物館"公眾號實名預約。
交通:杭州地鐵16號線至臨安廣場站,轉乘公交或租用單車至博物館。
自駕導航搜索“杭州吳越文化博物館”即可達。
感謝你的閱讀,你的每一次點贊、分享和留言都讓我心生歡喜。
如果喜歡請關注@Trip在路上,我們一起看風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