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部五官整形中,鼻子往往是許多人關注的焦點。不少人只關注鼻梁夠不夠高、鼻尖夠不夠挺,卻忽略了一個關鍵卻不顯眼的部位——鼻基底。它雖不突出,卻對面部整體立體感、輪廓比例以及鼻部美感起著決定性作用。
本文劉芩芩醫生將帶你全面了解鼻基底的定義、影響、判斷方法及改善方式,幫你更科學地評估自己的面部結構。
劉芩芩醫生:什么是鼻基底?
鼻基底指的是鼻子與面中部交接的部位,是承托整個鼻子的基礎區域,具體包括鼻翼基底、鼻小柱基底以及鼻孔基底。這一區域雖然面積不大,卻是決定側面輪廓和鼻唇關系協調度的重要位置。
簡單來說,鼻基底就像是支撐鼻部前傾感的“地基”。如果這塊區域過于凹陷,會導致整個鼻子顯得“塌陷”,鼻唇角凹陷不流暢,甚至影響到嘴唇與下巴的協調感。
劉芩芩醫生:鼻基底凹陷對面部的影響
鼻基底凹陷不僅影響面部的立體感,還會導致以下幾種面部印象:
1、中面部凹陷:使面部中段顯得扁平、干癟,缺乏立體感;
2、法令紋提前出現:基底支撐不足,會導致法令紋更早更明顯,加速衰老感;
3、嘴凸視覺誤差:鼻基底后縮會襯托出嘴部前突,看起來像“齙牙臉”;
4、面部比例失衡:從側面看,下頜和額頭比例錯亂,影響整體氣質;
5、顯老且疲憊:面部支撐力不足,看起來容易顯老、疲倦。
尤其是在側臉線條上,鼻基底凹陷會拉低整個中面結構的立體度,使臉型失衡,更加突出下頜或前額,不協調感明顯。
劉芩芩醫生:如何判斷鼻基底是否凹陷?
并不是每個人都能一眼判斷自己是否鼻基底凹陷。下面提供一個簡易的自測方法:
首先需要準備一張清晰的90度純側面照,以鼻根為起點,畫一條垂直于地面的直線,再找到鼻下點(鼻子下緣與上唇交界的最內凹點),從鼻下點連線至下巴尖,形成鼻唇-頦部連線,觀察鼻下點與這條線的位置關系。
- 鼻下點恰好落在線上,為“直面型”,自然協調;
- 鼻下點在這條線上偏左(即靠近面部輪廓方向),則為“凹面型”,鼻基底凹陷的可能性大;
- 鼻下點偏右,則呈現“凸面型”,通常是嘴部前突問題。
這種判斷方法雖簡單,但在光線、角度比較標準的情況下,可以初步了解自己的輪廓類型,為后續改善提供依據。
劉芩芩醫生:鼻基底凹陷如何改善?
根據凹陷程度及個人面部基礎條件,改善鼻基底的方法可分為注射填充、假體填充、自體軟骨填充三大類:
1、注射填充
注射玻尿酸或膠原蛋白是最為便捷的方法,適用于輕度鼻基底凹陷者,優勢在于創傷小、見效快。
- 優點:恢復期短、非手術、便于調整;
- 缺點:維持時間有限(一般6-12個月),需定期補充。
適合希望嘗試微調、觀察調整效果的初次改善者。
2、假體填充
假體常見有膨體或硅膠材料,通過精細雕刻后植入鼻翼基底區域,較適用于中重度凹陷者。
- 優點:塑形效果持久、立體感強;
- 缺點:屬于手術類項目,需切口操作,術后恢復期稍長,對醫生技術有較高要求。
3、自體軟骨填充
使用肋軟骨、耳軟骨或鼻中隔軟骨等自體軟組織重建鼻基底,是一種更天然安全的方式,適合對安全性、長期穩定性要求較高的人群。
- 優點:排異反應小、融合度高、塑形自然;
- 缺點:操作復雜,需從身體其他部位獲取軟骨,創傷相對較大。
鼻基底雖小,卻牽一發動全身,對面部立體感、輪廓流暢度、年齡感等美學特征都有重要影響。通過科學判斷其是否凹陷,并結合個人實際選取合理的改善方式,可有效提升面部中部支撐,讓整張臉看起來更年輕、自然、立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