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關稅談判中,美國拒絕對日本予以“對等關稅”全面豁免。
對于日本來說美國開出的條件根本無法接受,但又不敢公開對抗美國,所以只能繼續“以拖待變”。
美國這次關稅戰并沒做好準備,4月以來已經退了很多次,再拖一陣美國就會主動降低要價,到時候再談唄。
日本在美國發起關稅戰后提出了個看上去還不錯的承諾:承諾增加對美投資,加大購買美國能源。但美國認為這遠遠不夠,給了日本四個條件,必須答應。
一是日本必須按照“消除美日貿易逆差”為目標,制定明確的買美國貨計劃,并且要有明確的時間節點,每個節點必須把逆差控制在一個額度內(就是多買美國多少東西)。
二是日元要大幅升值。
三是日本要延長持有的美債期限。
四是日本政府要擴大支出,購買美國武器。
這已經不是搶錢了,這是要了日本的老命!
日元升值會打擊日本出口,出口少了不但對日本經濟打擊很大,而且外匯就更少了,需要借高利息美元就更多了;
日本央行加息,疊加日本政府擴大財政赤字多發債,很可能直接引爆日本債市;
買高價美國貨,政府又多發債。
怎么都不行,所以日本根本就無法滿足美國的條件,就算真被迫要去滿足,客觀能力上也實現不了。
美國開出的條件不但高,而且自相矛盾。
第一和第三個要求就相互矛盾:日本多買美國商品那意味著日本必須動用更多的外匯儲備才有錢買;
而日本的外匯儲備主要是美債,延長持有美債期限那日本政府就沒有足夠的外匯去美國買買買。
美國之所以拒絕給予日本對等關稅的全面豁免,是因為美國寄希望于將“美日關稅談判”當做一個證明“特朗普關稅政策取得成功”的范本。
結果平日里很好拿捏的日本,居然生出了反抗之心,這讓美國騎虎難下,總不能空手而歸讓人笑話吧,所以也只能強硬起來。
特朗普團隊是一個唯利是圖、不講規則、沒有情誼只有利益的,日本想做舔狗服軟與美國談判獲得豁免,明顯是方向性錯誤。
不過實際上特朗普政府也因此“慫”了幾次,
4月29日宣布為美國組裝的進口汽車零部件實施一定程度的關稅補償,隨后又豁免了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汽車零配件關稅。
同樣汽車也是日本的核心利益,汽車產業占日本 GDP 的 10%,直接雇傭 558 萬人,
若在關稅上向美國妥協,勢必會威脅到日本執政黨的支持率;與此同時,
美國本土生產的汽車中,約 30% 的零部件依賴日本供應,短期內難以替代,這是日本能夠“抗壓”的底氣。
不過,對美國市場依賴度很高,達到34%,
2024年日本對美汽車出口額為6.26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188億元),占日本對美出口總額近三成。
這也是日本的軟肋,特朗普希望狠狠敲打日本,石破茂自然很著急,希望與美國展開貿易談判,取得全面豁免,
可是美國心目中只有美國再次偉大,日本是不是盟友無足輕重。
石破茂滿腔熱血自然付諸東流,美國根本不買賬。
如果日本拿不出制約美國的招數,
美國就要吃定日本,逼迫日本服軟,給世界樹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