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通訊員 程思薇 楊穩 文/圖)“望頭頂星光璀璨,嘆世萬物皆可盼......”5月1日晚,在寧陜縣筒車灣鎮的夏日狂歡“音”你而來沙灘音樂派對上,鼓手王公麟和他的伙伴們正在激情演奏。在這個微風習習的夜晚,金色的沙灘與璀璨的燈光、動感的音樂交相輝映,氛圍感十足,掌聲與歡呼聲此起彼伏,給市民游客帶來了一場別樣的假日體驗。
王公麟接受采訪
今年27歲的王公麟是一名返鄉創業者。4年前大學畢業回到家鄉寧陜后,他用自己的熱愛為這座小城注入新的活力,如今的他以多重身份活躍在家鄉的文化陣地上——他既是鋒芒藝術培訓學校的創始人,也是“山海”民謠酒吧的主理人,用多元方式書寫了新時代的“青春返鄉記”。
走進小巷深處的鋒芒藝術培訓學校,音樂聲與孩子們的歡笑聲交織成獨特的韻律,這處占地88平方米的藝術空間開設了貝斯、架子鼓、民謠吉他和電吉他四類器樂課程。“因為寧陜沒有一個專業的藝術培訓學校,剛好我們幾個上學的時候就很喜歡音樂,經常一起表演,就想開拓開拓寧陜市場。”王公麟說,目前他帶過的學生已經有200余名。
追夢之路并不是一帆風順。創業之初,資金不足、沒有生源都是一個個現實問題,但母親的支持和鼓勵給了他堅持下去的動力。 “那會兒他壓力大,因為沒有足夠的資金也不好張口跟我要,整晚不睡覺,發愁怎么能把自己的熱愛搞出名堂,后來說自己創業,我就全力支持,也經常鼓勵他不要怕吃苦。”王公麟的母親徐女士說道。
培訓學校漸漸步入正軌后,王公麟又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組建了一支本土樂隊——鋒芒樂隊。除了在廣場、公園舉辦音樂節外,他們還經常參加縣里組織的文藝活動,并且帶著樂隊走進鄉村學校、機關單位開展公益助教等活動。
夜幕降臨,王公麟的身份切換到“山海”民謠酒吧的主理人。這個采用“日咖夜酒”模式的復合空間,白天是文藝青年的創作據點,夜晚則變身音樂現場。
“我們三個人從小一起長大,開培訓班、開民謠酒吧,感情非常好,而且互相都很支持、尊重對方的想法,平時我們白天在‘山海’負責咖啡,公麟主要負責樂隊還有民謠酒吧晚上的工作,順便演出。”創業小分隊的另一位成員李偉介紹,熱愛和友情將他們緊緊聯系在一起。
王公麟騎機車
近些年,許許多多如王公麟一樣的返鄉創業青年加入到寧陜鄉村振興的浪潮中。他們從小縣城走出去,又從大城市歸來反哺故土,在時代潮涌中另辟蹊徑,用創新的方式,讓深藏秦嶺的文化礦脈煥發新的生機,譜寫著新時代的“歸去來兮辭”。
“我們這代人返鄉不是撤退而是進攻,目前在創作專屬寧陜有特色的歌,想為寧陜的旅游宣傳貢獻自己的力量,預計六月份我們想在寧陜辦一場音樂節發布我們的原創作品。”站在“山海”民謠酒吧門口望著燈火漸起的山城,王公麟談起了和伙伴們下一步的打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