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這個故事關乎一位母親,和她患有心智障礙的孩子。
在長達十幾年的求醫(yī)之路上,她與疾病、并不富裕、破碎的家庭對抗,在或多或少承受著苦痛的同時,也給予孩子盡可能多的關愛與支持。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叫做鄒鄒。
鄒鄒的出生并不是那么順利,臍帶繞頸導致的缺氧讓小鄒鄒一出生就進入了搶救室,“雖然搶救過來了,但我心里清楚孩子應該會留下后遺癥,我是很難受的,孩子從小就遭罪,只是我沒有想到這會成為他發(fā)育受阻的開始。”
做母親的總是會格外心痛發(fā)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的一切不美好,鄒鄒到兩歲多時還無法像尋常孩子一樣自主完成抬頭、翻身這一系列動作,鄒鄒媽媽的心隨著醫(yī)院的一紙診斷,直接落入谷底。診斷結果出來了,心智障礙。
“我哭了三天,真的天都塌了,我怎么都不會想到是他智力有問題”,鄒鄒媽媽說,在帶著小鄒鄒一次次去醫(yī)院、去康復機構的路上,一點小火星就會引起家里的爭吵,沒見過心智障礙孩子的家里人起初無法接受,總聽信旁人說的“長大了就會好”的安慰,但一次次收獲的全都是失望。
01 “編程有AI,未來無限”
鄒鄒的康復訓練從6個月做到18歲,這十幾年的求醫(yī)路不僅僅在治療著鄒鄒,也在一定程度上給鄒鄒的家庭對癥下藥。只有接受了這個孩子的全部,這個家庭才能咬著牙堅持下來。
就這樣,抱著“想要鄒鄒康復”的希望,鄒鄒媽媽認識了公益組織“深圳市四葉草自閉癥家長支持中心”,又在平臺黃老師的推薦下,來到了2025年編程貓主辦的“藍燈行動”線下課堂。
“我最開始聽說這個課是一年多前,但今年是我?guī)оu鄒第一次來參加。我家住在龍崗,今年的上課地點在寶安,離我們還是離得有點遠的”,說到鄒鄒參加的公益編程課堂,鄒鄒媽媽在采訪中明顯高興了一些。她算過單程花費在路上的時間,從在龍崗的家出發(fā),到寶安華強廣場的編程貓線下體驗中心差不多要花上2個小時的時間,途中還要轉4趟地鐵。
鄒鄒媽媽有點“路癡”,要換乘地鐵線就意味著在這趟長路途中,其實有很大的風險走錯,但鄒鄒媽媽卻不是很擔心,“一般都是鄒鄒帶我走,他方向感很好的,又很會記路線,每次都是提前很久就守在地鐵門口,叫我要做好下車準備,我走慢一點他都會不高興。”
提到兒子的“本領”,鄒鄒媽媽話語里流露出對兒子的贊賞和淡淡的驕傲,看得出來,她對于帶鄒鄒參加編程貓2025年的"編程有AI,未來無限"藍燈行動非常樂意,即便路上花費的精力和時間占了非常大部分,但她仍然覺得這是一個很值得的活動,“我記得他在上第二堂課的時候有告訴我,好像編程還蠻有趣的,他也能學會,說實話我那時候還挺驚喜的,就想那要不就繼續(xù)讓他試試吧?”
對于鄒鄒媽媽來說,編程貓主辦的“藍燈行動”是個讓鄒鄒融合進入社會的好機會,這是她第一次帶鄒鄒來參加編程相關的公益活動,但這其實是編程貓連續(xù)第7年組織針對孤獨癥兒童的大型公益倡導活動。
02 “家長走出來,孩子才有希望”
自2019年起編程貓就發(fā)起了“藍燈行動”,希望通過向孤獨癥兒童提供公益編程教育,讓更多來自“星星的孩子”也能平等享受人工智能教育機會 。從一堂編程課開始,激發(fā)這群“特需孩子”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更多可能性,打開他們閃閃發(fā)光的美好人生。在今年,編程貓將“藍燈行動”擴展到線下體驗中心,相較于往年的純線上課程獲取,今年的公益課程增添了動手環(huán)節(jié),加入了硬件設備,讓“星星的孩子”在接受編程知識澆灌的同時更能有切身的感受。
作為“藍燈行動”支持方的是深圳市四葉草自閉癥家長支持中心,黃老師是支持中心的家長組織負責人,她也見證了編程貓“藍燈行動”的一步步開展,“從2019年開始,我們就和編程貓對接做這個公益活動,希望能有更多的孤獨癥孩子從中受益,能夠得到個人學習成長的機會,也能多些社交能力。”
在黃老師看來,社交障礙、刻板行為、語言障礙這三個詞構成了孤獨癥兒童、心智障礙孩子的基本畫像,人類情感交流的許多能力都是與生俱來的,但在他們身上卻是缺失的,如察言觀色、觸類旁通這樣的意會能力他們是完全不具備的。“其實刻板行為對正常人來說是比較奇怪的,但對于這些孩子來說是把雙刃劍,比如當孩子對編程產(chǎn)生了興趣,刻板行為就會轉化成學習的動力,這個時候反而會變成優(yōu)點,因為孩子會因為有興趣而不斷堅持下來,就會因此讓這些孩子產(chǎn)生價值,家長也需要用很多很多的愛和付出來讓這些孩子感受到他們的價值。在我們四葉草,有一句話一直是我們倡導的理念:‘家長走出來,孩子才有希望’,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每年都支持編程貓做藍燈行動,希望能真正的通過這些活動去讓孩子感興趣,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
是的,其實與孤獨癥相關的不只有眼淚與磨難,更有笑容和欣喜。黃老師在交流中一直提到一個很典型的、通過在編程貓學習編程而有所成長和改變的案例——龍哥,龍哥可以說是編程貓近年來挖掘在數(shù)學 、藝術 、編程 、記憶力等領域極具潛力的孤獨癥兒童里,干預效果最明顯的一個孩子。他通過多年來不斷參加編程貓的公益課程,不僅掌握了大量編程知識,還成為了編程貓社區(qū)里小有名氣的“網(wǎng)紅”,發(fā)布的作品不僅能得到大量的瀏覽和點贊,還總有小學員向他請教問題。“龍哥在編程貓的學習中提高了他的社交能力,也讓他個人得到了很多成長和進步,他甚至現(xiàn)在還支持性就業(yè)了。四葉草也非常希望編程貓能多做這樣的公益活動,只要特需孩子能堅持下來,就能有更多的‘龍哥’出現(xiàn)。”黃老師的評價,也正是編程貓在“藍燈行動”公益活動中最希望看見的。
03 為特需孩子“點亮一盞照亮未來的燈”
今年是編程貓首次將“藍燈行動”的受眾群體迭代升級覆蓋到包含讀寫認知障礙群體的“心青年”,有研究表明,圖形化的內(nèi)容有助于讀寫認知障礙群體的能力提升,因此在今年,“藍燈行動”編程公益課為孩子帶來聯(lián)合國17個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的知識,用直觀的物理交互,讓抽象的編程概念在孩子們的理解里具象化,并且通過將編程與動手相結合,在動手實踐中掌握一定的編程知識,從中獲得思維邏輯的提升。
這七年來,編程貓堅持用“藍燈行動”為這群特需孩子“點亮一盞照亮未來的燈”,今年是編程貓設定四月為“藍燈行動月”的第二年,還得到了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協(xié)會未成年網(wǎng)絡保護與發(fā)展工作委員會、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協(xié)會信息無障礙工作委員會的支持,“藍燈行動”更是成為了2025年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協(xié)會“E啟公益”計劃的一環(huán)。這樣有價值的事,編程貓一做就是七年,這七年來,編程貓“藍燈行動”累計開展了136場少兒編程公益課程,吸引了380名志愿者參與,惠及全國各地1400余名“心青年”及其家庭。
編程貓始終相信,在人工智能時代,每個孩子都應享有探索科技的權利。那些曾被稱為“星星的孩子”、“心青年”的他們,不應因差異而被隔絕在科技之外。一堂編程課,或許就能點燃他們眼中的光芒,開啟屬于他們的無限可能。
對于大多數(shù)“特需孩子”的父母來說,他們追求的“奢侈愿望”,不過是孩子能過上“一個普通人最普通的生活”,這也和編程貓在發(fā)起“藍燈行動”的初心大致相同。在社會公益語境之下,金錢資助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應該教會他們?nèi)绾稳谌肷鐣⑾硎苌鐣奈拿鳎プ鰧ι鐣墚a(chǎn)生價值的事,同時教會社會大眾理解并接納這群“特需孩子”。
但這僅僅是微小的一個開始。正因為有相同的目標,未來的編程貓“藍燈行動”和“特需家庭”才會更加緊密地在暗夜里攜手前行。
當然,對于多數(shù)像鄒鄒媽媽這樣的家長來說,“編程貓也是我們參加過后會向身邊朋友推薦的,感覺學編程對于他邏輯思維這一塊是有幫助的,至少上了四節(jié)課后有了比較明顯的變化。我選擇編程貓也是因為我覺得編程能幫助他,把喜歡的東西和邏輯思維組合在一起,能讓他安靜下來,還能把他固執(zhí)的一面轉化出來。這是很有意義、很有價值的活動。”
另外一位也是首次來參加編程貓“藍燈行動”公益課堂的潼潼媽媽說:“潼潼每次都很積極主動地想來上課,她很喜歡編程貓,剛開始不太會說的時候說話少,上完課以后,現(xiàn)在很愛和家里人以及同學朋友說話,我有教她怎么正確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希望以后我們還有機會再多來編程貓上課,也希望以后潼潼和編程貓一起越來越好!”
對成年人而言,AI和編程或許只是提升效率、解決問題的工具;但在“特需孩子”的世界里,它卻能化身最真摯的伙伴,陪伴他們探索未知、分享快樂,在強趣味性的陪伴下提升思維和語言水平。
或許在多年后,編程貓會看到,這些“特需孩子”在編程貓的幫助下,正在努力成為一顆顆閃閃發(fā)光的“星星”。
(以上所有人物名均為化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